第八十八章 幽也的怒火
自酒窖事件后,祁轩足足醉了一天,方才在傍晚醒来。而梨幽也除了在房内睡了一日后,便不见了踪影,只留红笺一人气得跳脚。浅寒也开始慢慢习惯这样的生活。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上,缓缓地前行着。
但是仿佛终究只是仿佛,生活若是永远一帆风顺,便不能称之为生活。这一切的平静下,却依旧暗潮汹涌,随时都可能会有一只手,自暗处伸出,搅乱这一池水。
而风波起处,情灭心碎。
梨幽也失踪半月后,便在众人吃早饭之际闯了进来,还是那样的朝气蓬勃。她一进门就开始爆粗口,然后直喊着饿死了饿死了,便毫不客气地在餐桌上坐了下来,风卷残云般扫荡起桌上的食物,活像关在牢中三十年后才放出来的人一般。
祁襄不动声色地继续慢条斯理吃他的饭;祁轩挑眉,夹了一筷子萝卜却又吃不下去了;浅寒瞪大了眼,叼着一只馒头就愣在一边;祁秀祁雅两姐妹双双咬着筷子,默默地摇头叹气:“形象啊。”
然后,大厅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寂中。
“啪!”筷子拍到了桌上,梨大美人伸了一个懒腰,摸着肚子道,“太好吃了,我从未发现原来襄王府的厨子手艺这般高超!”
她款款起身,好像才发现众人神色各异,不由掩唇而笑:“呀,你们这是怎么了?”
之间玄衣男子猛然站起,冲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腕,便向后堂走去。梨幽也竟没有反抗,乖乖地跟着走了。
“秀儿,雅儿,不许跟去。”祁襄叫住了正准备去偷听的两姐妹,云淡风轻地夹了一只馒头放到浅寒碗中,和蔼地笑:“浅姑娘,吃馒头。”
正叼着馒头的浅寒泪了。其实她很想说,襄王您要撑死我么?从刚才到现在,您已经给我夹了三只馒头两只肉包了!
后院的含香树枝叶茂密,阳光下色泽鲜亮,苍翠欲滴。落满一地的奶黄色花瓣,使院里充满了甜美的香气。一池碧水不起皱纹,几只燕子停在湖面的长廊上,慵懒地对着水梳理羽毛。
忽地有脚步声传来,燕子飞去,花香依旧。
“啧啧啧。”绿衣女子故作叹息,揉着发红的手腕,“想不到堂堂轩王爷,竟如此不知怜香惜玉,活该没人要你啊。你知不知道对待一个女人要温柔啊……”
没等她说下去,祁轩不耐烦地打断了她:“废话少说!那晚我们在酒窖里,发生了些什么?”
梨幽也挑眉,便开始细数起来:“我们陷进去找酒,我嫌那些酒档次太低,然后我们无意间打开了暗格,搬出了五坛襄王珍藏的酒。喝酒、聊天,好像就那么多。”
“我们之间有没有……”祁轩艰涩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该死,他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好像糟蹋了一个良家妇女一般的自责、羞愤。他从来都是招招手就有女人愿意爬上他的床,何曾有过这样的情绪?可是现在,他不否认,他很不安。这半个月来,他一直在回想,可是醉了以后的事情,怎么也记不清了。
“有没有什么?”梨幽也不解地看向他,然后恍然大悟一般,呵了一声,“没有。”
“真的没有?”祁轩追问。
梨幽也冷笑,抬眸,定定地注视着祁轩的双眼,目光冷静而略带嘲讽:“怎么,轩王希望我们之间发生什么?”
气氛一下子变得死寂了,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冻结。
祁轩沉默,一言不发地盯着面前的女子,两道目光互不相让,凌空对峙。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冷静,一个比一个隐忍。
最终,还是梨幽也先败下阵来,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转身离开:“大清早的陪你在这里瞪眼睛,真是无聊。”
可没等她走出一步,一只有力的手便捏住了她的上臂。祁轩的声音很轻,却不容忽视:“思渺,不要骗我,我要听实话。”
“你想听什么实话?”梨幽也倏然捏紧了拳头,一把挥开了他,眸光冷然如隆冬之雪,“祁轩你有完没完了!怎么,侮辱我践踏我就这么让你开心吗?你是不是有恶趣味啊G呵,祁轩,你以为我会跟一个心里装了别的女人的男人上床吗?我楼思渺还没有下贱到这个地步!”她退后了几步,忽然转身,飞快地跑开了。
风拂过,玄衣男子眸色愈发深沉了,仿佛是用最浓最浓的墨汁染成的。他捏紧了拳头,盯着女子离去的背影,第一次想扇自己一巴掌。
次日,众人在前厅用罢早饭,便有一个仆人递上了一张请柬。
祁雅眼疾手快地抢过,张口便念了出来:“春日已至,故人特于城外五里亭略备薄酒。纵梨花未开,风景亦胜,万望不吝抽空前来。”她读完后便前后翻了翻,不解地说道:“爷爷,没有署名诶。”
祁襄也皱眉,什么故人?他在燕城做了五年有余的太守,怎么不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故友?当下,他便问垂手立于堂下的仆人:“送信者是何相貌?”
“回老爷,这请柬是一个小娃儿交与奴才的。”仆人忠厚地回答。
看来,送请柬的人并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厅内六人皆已沉默,纷纷在思索会是谁。良久,祁襄挥退了下人,沉稳地吩咐道:“既然请柬已经送至,我等岂有不去之理。今日天气甚好,权当是去踏青了。秀儿雅儿,去备车。”他从来没有怕过什么,此番更不可能不去。
五里亭是燕城最南的一处景点,早春时节柳絮漫天,清明前后则是一大片的梨树桃树竞相开放,风景极美。因亭子离燕城城门恰有五里,故此得名。
此次虽然还看不见花雨缤纷的景象,然而一个一个的花骨朵儿,还是非常惹人喜爱。
亭子在树林的中间,其实很简陋,柱子皆已剥落了漆,依瞎可以看见昔年那些骚客文人在此题作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