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书生拾忆
蓟州城经过清扬他们长时间的压制以后,近日总算恢复了一些往日的繁华,因为最近几周他们没有再活动,城里的物资也慢慢的恢复了供应,价格也慢慢回到了正常,而这一切让老百姓也慢慢的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酒肆饭店也满满的有人来上座,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改变一样。在蓟州城内原先最火爆的翟月阁中,许多人都挤在一楼的偏厅里,听着说书的先生侃侃其谈。
有钱的人坐在前面,桌子上摆着上好的茶水,精致的点心。没钱的在后面捞个座位,自己身上带点瓜子花生的,最不济的还有蹭在最后面的交个大碗茶的钱就免费蹭个站的地界儿。
只见说书人在前面讲的那是一个手舞足蹈,唾液横飞,面目表情极其丰富,似乎他本人就在其中经历过一般。
“那匪徒一下子犹如惊弓之鸟,四下散开,可是这黑衣人怎么会白白放他们走,说是迟那是快,手起刀落,地上已经呼啦啦散落了好几个人头。其中为首的那个还算有点功夫,可是他却忘了怀里的软香暖玉,所以最后不是也捞了个身首异处!”
站在后排的人们不禁发出惊呼,他们可是亲眼看到过那被放在城外的尸首的,想不到原来此人是这样被抓的。.
后面有好事的小青年,忍不住踮起脚尖,红红着脸喊的脖子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那黑衣人又是何来历?”话音刚落,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吵闹极了。
那先生手中扇子一合,摇头晃脑,圆目怒睁,抱手说道,“自然是知府大人的公子,陆拾忆,陆公子请来的。”
下面马上一阵议论声四起,陆拾忆这个名字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蓟州的大街小巷了。年龄稍微大一点的还知道个大概,岁数小的压根有的就没听过,虽然这陆拾忆也不过二十出头,但是毕竟已经离开蓟州多年。
看着下面众人疑惑的表情,说书人得意的摇起了手中的扇子。
“要说这陆公子,在座可能许多人都没有听过,这陆公子三岁识字,五岁颂诗,七岁就可以提笔写文章了,当时可说得上是众人皆知,陆大人怕他埋没在这小小的蓟州城内,于是就把自家骨肉送到了京城。.”
他这么一说,在坐的许多人就想起来了,蓟州城似乎是有这么一号人物的,只不过这人好好的京城不待,跑回来做什么。
这说书人捶胸顿足,一副可惜的摸样,“若不是为了保我们蓟州城一方太平,这陆公子也不用抛弃京城的荣华富贵,所以说陆公子真是悲天悯人的君子啊!”
时间已经到了,说书人也不愿意再多费口舌,按照老规矩,恭恭敬敬的要了一圈的打赏,袍子一撩,转身就走人了。
下面听书的人也就哄的一下都散了,而在人群中有两个坐在中排的男女却没有马上离开。
君毅轻轻的摇了摇清扬的衣服,“走吧,我们也跟着先离开吧。”
可是风清扬双眼通红,只是直直的盯着前方发呆,心里还在反复回溯刚才说书人描述的场景,原来自家弟兄就是这样死的,想不到这个陆公子还是个有胆有识的。
回身看见君毅关切的目光,清扬死死的忍住了将要落下的泪水,扶着椅子站了起来。
两个人转身就跟着大家一起出了门,走到外面呼吸到新鲜空气,清扬闭着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情绪也稳定多了。
按照计划,清扬和君毅此番前来,就是来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把他们兄弟杀的片甲不留的,想不到真的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这城内有些话终究不方便多说,两个人也就沿着街道四处逛逛,走到一家药铺前,风清扬想着马上要换季,可能会有人生病,想着就去抓几副药带回去,君毅也就跟在她身后,两个人前后脚进了店。
谁成想清扬刚进了店门,就看到一堆妇女正围着一个人,那些女人脸上的娇羞都可以比上春日的桃花了,风清扬也不关心这个,刚准备上去问小厮,却听到身后一个女人尖利的嗓音说道,“陆公子,陆公子!”
清扬一下子愣了神,努力镇定下来,朝小厮说道:“抓十副驱风寒的药。”
小厮回了声,就跑到后堂去抓药,而这时候风清扬才慢慢转过身来,向着人堆那边走了过去,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陆公子。
清扬长听说一句话叫做,公子颜如玉,美颜世无双,这句话来描述眼前的这位男子,其实也算是恰如其分。
头发被一根碧玉束住,简单而低调。饱满的额头,白皙的皮肤,两道剑眉此时却是柔柔的贴在一双极为深邃的眼睛上面,他红润的双唇此时微微的张着,嘴角旁边还有两个欠欠的梨涡,一身白色的华袍,不多不少,也不张扬。
风清扬很难把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书生,和那个把小豆子扒皮的刽子手联系起来,身后传来小厮的叫喊,风清扬也不再驻足,接过草药,转身就离开了药铺。
而就在她出门的后一刻,陆拾忆,却发现了一个好似熟悉的面孔,他小声的和身后的男人说了几句,便接着和身边的妇人们继续寒暄。
当清扬和君毅终于出了城外的时候,君毅却突然抓起清扬的手,正在清扬感觉到怪异的时候,君毅却在她的手心轻轻的划到,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