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假仁假义
深梧城。
大梁迁都于冀州深梧随之而来的大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心也都转移到了这里。
深梧是冀州第一大城也是天下有数的城池。当年袁诚起事攻下冀州之后便将大本营建立在这里。
此后几经更替桓武击败卢氏之后便将这座城池夺到了手中。
冀州本是当年大周帝王北上的行宫建立有完整的宫殿。不但如此大周数代帝王也将帝陵建在了深梧附近。
最近的周帝夏云杺崩逝之后她的帝陵便在深梧城附近。夏云杺身边的方常侍和忠于她的数十名内侍则为其守陵。
桓氏迁都于此后桓磬更是派遣了数百名受陵的卫士用以护卫夏云杺的陵寝。
用了半年的时间桓氏终于完成了迁都的任务。可还没有等到他们缓一口气的时候北方却又传来了妖族南下的消息。
大殿之中坐在御座之上的桓磬皱着眉头看着郑大从幽州发来的情报脸色很是难看。
郑大在上面说三名猎龙骑差点毁掉了一个由六百名军士守护的军寨。幽州北部的军寨、关隘和城池缺乏足够的用以对付猎龙骑的军械因此郑大希望从后方调集一千架长弩用以防范可能的威胁。
桓磬皱眉并不是因为没有这一千架长弩相反以梁军的财力和物力可以轻易调拨。真正让桓磬担忧的是妖军的战力。
解牛卫已经送来了有关于妖蛮两族战力详细的情报而这情报的内容的真实性已经从郑大这封奏疏中侧面得到了印证。
这支异族的军队已经不是过往经验之中那些乌合之众了而是梁军需要正面应对的大敌。
可问题是随着吴楚两国归降大周大梁其实已经陷入了被周军合围之势。而现在妖族的南下更是雪上加霜。
“陛下异族猖獗可终究只是纤芥之疾而逆贼杨羡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派出使者结好于妖帝实乃上国应有的礼仪亦能借异族之力对付逆贼杨羡。自等使者归来陛下不必多虑。”
桓礼站了出来看着桓磬的脸庞拱手而道。
桓磬心中一笑当然笑得是桓礼的无知。若是有可能桓磬当然想要结好于乌昊毕竟他不愿意在这种时候再结上一个强敌。
可是事实上从妖族的军事动向来看乌昊显然没有交好之意。他这次来是为了并吞这天下。
而乌昊的主攻方向便是大梁。
桓磬派遣使者前往妖族王帐自是存了万一之心最不济也能够探听一下妖族的虚实。
只是等待着桓磬的却绝不是什么善意。
宫殿之外鼓声大做桓礼的面庞上满是喜意。
“陛下使者回来了。”
“快宣!”
殿中群臣亦都在等待着因为这次使者出使的结果很大程度决定着梁军的态势。殿中群臣看着使者进殿却已经发现了异常。
前去的使者有三人一名正使和两名副使可如今回来的却只有一人。
“陛下!”
唯一的一名副使跪在了地上满面都是怒容。
“异族蛮夷不知礼节。妖帝更是烹杀了孙长史言要陛下沐浴授首!”
“狂妄!”
桓磬的怒音传遍了整个大殿让刚才还喜气洋洋的桓礼面色变得苍白无比。派使者结好乌昊的主意就是他出的如今事态变成如今的样子他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只是桓磬并没有理会他的心思声音再度冷静下来的时候问道:“诸卿有何对策?”
桓仲走了出来拱手而道:“如今之策当调集大军防御妖族。妖帝此次倾巢而出怕是不会善了。如今之策当将诸简从河东郡调回与羊检、郑大合力共守北境。”
“可这样一来便等于将整个雍州都送到了杨羡的手中。”
桓磬担忧的声音响起却听得桓恭从旁走出拱手而道:“陛下战事若起河东郡早晚会被杨羡所得。与其这样我军不如主动撤守霍口。只要守佐口那并州便不虞贼势并州不失神都自然无忧。”
与桓礼不同梁军的两位上将军早已经做好了具体的军事谋划。
周军已经陈兵河东郡之外十万长策军整装待发怕是最迟不过秋日便会渡河进攻。河东郡是大郡有着数十万人口可光凭诸简的两万掬义卒并不足以守卫。
避免过多的消耗主动撤军则会为梁军带来局部的优势。
桓磬点了点头却听得桓仲继续说道:“吴楚两军虽然附逆贼军然而凭借他们的战力并无北进之力。张锐镇守阳翟桓易驻守庐阳再加上赵宫驻兵徐州足以应对南方的局势。杨羡在河湟之地练军又重启了湟水防线怕是已经意识到了妖族的威胁。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与我们所面对的威胁是相同的。且杨羡假仁假义若是妖军真的南下他一定不会就此东进落人口实。”
因为吴楚的投降周军对大梁已经产生了合围之势。只是以吴楚两军的战力还不足以完成这个宏大的战略攻势。
梁军此时已经完成了应对大周的军事部署。梁军的真正威胁来自南阳、神都两个方向另外便是河东郡了。
杨羡此刻已经整合了雍、凉、益三州的军力那么河东失守也是随时的。放弃河东郡则是为了更好应对周军。
神都集结了十万大军再加上并州的梁军足以阻遏周军的攻势。一旦周军东出战事演变成周梁之间全面大战那么深梧城的中央军也可以随时支援。
但一旦妖族南下杨羡必然不会派大军东出反而会派军北上而周梁之间也会进入一段时间的势均力敌的对峙这是梁廷内部一致的结论。所以面对妖族的攻势梁军应对他们绰绰有余。
“如此当派使者前往燕国结好景云纳幽宁铁骑为外援。”
最后桓磬做出了总结。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