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想买火炮吗?(二)

、、、、、、、、、、、、、、

“郑将军恕朱某不能多言,我只能告诉几位,我们的新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绝对要超过已知的全部佛郎机炮。而且我们的火炮是用精钢所制,重量上更轻,使用寿命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面朱兴雨打了个埋伏,所谓的使用寿命上,这里面说道很多,根本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是看什么人使用,要如何使用。他接着有道:“但我们的新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限于口径和重量,还无法同红衣大炮一比。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

听到朱兴雨的话,郑鸿逵等人更是来了兴趣,他们现在很想知道,这炮到底有什么缺点,因为在他们看来,还真没有什么缺点。郑鸿逵:“朱委员的话是不是过谦了,以郑某多年的经验,贵方的炮已经很好了,郑某眼拙真没看出来。”

郑芝龙在一旁,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认为,朱兴雨无非是想扰乱他们的注意力,不想告诉火炮的真实性能罢了。他现在对这种火炮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兴趣,狠不得现在就把眼前的这三门火炮立马搬到船上去。施大瑄和郑彩现在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火炮上,他们认为,美洲人的火炮就是再先进,也不会卖给他们郑家,这种资助潜在敌人的行为,就是美洲人傻到了家,也不会做的。他们二人估计郑芝龙和郑鸿逵他们的想法也就是想多了解一下美洲人的武备,估计也不会认为美洲人会出售这种先进的火炮。

但他们二人还真想错了,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二人现在还真萌生出了这样的心思。但还都没有往深里想下去,他们现在急需想知道这炮的具体性能,但显然那个朱委员不会轻易如他们所愿。

朱兴雨面部表现的很无奈的说道:“不满郑将军,我们这种新炮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实在太高昂,而且生产复杂,想要投入大量生产,不易啊!”说话的同时,朱兴雨又附上的艺术加工的表情,还别说挺到位的。

‘呼---’郑鸿逵,郑芝龙二人松口气,他们就怕朱兴雨说出来一些实用性能上的致命缺陷,那么他们兄弟儿会很失望。还好朱兴雨说到的是成本问题,这个事对别人是个大问题,像朝廷,但对他们郑家,钱,绝对不是问题。郑芝龙现在属于那种掐着钱找不到货源的主儿,虽然泉州老巢这些年穷极其力,也有一些铸造火炮的工匠,但远远满足不了船队的实际需要。

现在这个时代能造火炮的工匠,大部分都集中在京城的皇家火药局,另外应天府的兵器坊,广东佛山也有一些,而且佛山产的火炮质量最优。是大明朝廷火炮的主要产地。但它都在朝廷的绝对掌控之下,不可能为郑芝龙服务。匠户们拜大明的特有制度,都是世袭的。如果所在工坊不倒闭,那么他们一都要在此为朝廷贡献宝贵的一生。这样郑芝龙除非把想要是都给绑架回去给他服务,单靠招募是招不到多少有用之人的。但这招儿,显然不现实。那么郑芝龙就只能在民间招募一些,和到老关系澳门那些招一些洋人工匠。

这些人的造炮水平,不言而喻,都不怎么样,这就造成郑芝龙自产的火炮质量参差不齐,根本无法有效使用。那么郑芝龙想要得到火炮只能向外界购买,但局限性依旧很大。朝廷是不可能卖给他一门火炮的,郑芝龙只能通过非法渠道购买一些,不但是陈年旧货,使用效能第下,而且数量更无从保证。再就是向澳门的葡萄牙人购买,但同样得不到数量上的保证,而且价格奇贵。

现在突然看到美洲人能生产这种在他看来性能非常先进的火炮,他能不动心思吗!郑芝龙此刻就认准一点,只要这种火炮不是美洲人最先进的,只要他还同美洲人保持紧密的贸易关系,不发生大的利益冲突。他认为只要想想办法,让美洲人卖给他一些这种火炮,还是很有可能滴!

郑鸿逵此时还是不想放弃,对这种火炮具体性能的渴望。他对朱兴雨道:“朱委员,郑某有一个最大的不解,你们的这种火炮是如何击发的?”

郑鸿逵问出了郑家几人目前最不解的问题。郑芝龙等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朱兴雨。

朱兴雨看看众人,又表现出为难的表情,对郑鸿逵等人道:“那好吧!既然郑将军有如此兴趣,那朱某就破例多说一些。我们这种火炮击发的方式可以说是我们美洲人的独门秘诀。它使用我们特有的材料做成的底火。”说着他拿起了一个发射药包在郑鸿逵等人面前,指着药包说道:“郑将军请看,我们叫这个小包裹为发射药包。它的好处很多,第一能免去士兵们在发射火炮时,装药的不定量性。以至于每次发射的距离都不一样。这种发射药包里面的火药,都是事先称好的,重量完全一致,在同样射击距离上误差上会很小。而射击距离这火炮是靠有四面条件功能的方向机。第二是方便快捷,无须像发射普通火炮那样还要用工具扞实火药。节省了很多准备时间。至于郑将军所问的击发方式的奥秘在这里。”他把那个发射药包倒过来,指着上面一个大金属片的一个点说道:“这就是那个底火,我们的火炮后边有专门设计的机关,机关上面有一个撞针,通过后面的拉绳使撞针瞬间击到这个火帽点上,然后火帽瞬间点燃发射药包,使之起到原来的发射火绳的作用。这就是这种火炮的击发原理。几位可听的明白?”

朱兴雨这一通算不上长篇大论的大论,而且还挺绕口。对郑鸿逵等人来说,就是云山雾罩,如同天书。几个人现在还在理解朱兴雨的大论,根本无人回答朱兴雨的问题。半晌,郑芝龙和郑鸿逵二人多少明白了一些原理,看出了一些迷端。朱兴雨所说的就是,用绳子拉动火炮后边的机关,使那个什么撞针直接撞击那个所谓的底火,然后底火再点燃里面的发射药包,再然后就是炮弹出膛。虽然显得很繁琐,但好出多多。

最后郑芝龙第一个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这里面最大奥秘就那个朱兴雨所说用他们特有材料做成的底火。没有那个底火,这一切都无从谈起。但人家既然敢明目张胆的告诉你这些秘密,就说明,人家认得了你们郑家没有能力做出来这个叫底火的东西。人家跟本就不怕被你偷师,言语里表明,不但你们做不出来,就是那些红毛鬼西夷们也做不出来。

郑芝龙虽然谈不上什么军事大家,但由于接触的西方人比较多,自然而然的对科学技术有相当的认识。短时间也想到了这个底火的其它用处,如火铳。但他很快的又悲哀发现,自己与美洲人在格物上的差距不是很大,而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美洲人在格物上的新技术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包涵了各个方面。此刻郑芝龙心中对美洲人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心腹大患’,假以时日,必定坐大,很可能是影响天下的一股强大势力。但眼下有荷兰人的下场就在眼前,郑芝龙自问在火器方面他还远远没有荷兰人强大,也就更不用说来剿灭美洲人了。他现在唯一能选择的就是,既然当敌人,自己没有办法铲除对方,那就只有求同存异当朋友,至少也要是合作亲密的生意伙伴。看到眼前这种眼前的火炮,郑芝龙绝对晚上回去要同郑鸿逵几人好好商议一番。

该看的也都看了,该问的也都问了。众人在冯志军的提议下,去了东方基地。当晚大摆筵席自然是少不了,食材方面倒没有特意安排,人家郑家的几个人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宴席无非就在中国人礼节性的节目,吃不是目的,增进感情和加强交流罢了!但郑鸿逵等人的心思都在今日看到的火炮上,施大瑄和郑彩因为琼州海战是事情也没有多大热情。酒宴有些沉闷,但礼节性的东西郑家的还是很好的应付过去了!

不到一个时辰,接风宴就结束了。郑鸿逵等人没有结束冯志军的邀请在东方基地就寝,而是会到了自家的船上。几天郑芝龙已经给他们暗示,今晚有要事相商。在美洲人的东方基地里,还是有些不方便,也没有自家的地方可靠。隔墙有耳的道理,他郑家人比谁都明白。

郑鸿逵的决定是相当英明的,他们避免了一次本是空的第一起窃听事件。因为冯志军和朱兴雨早已经在为为他们准备好的房间里,安装了不少监听设备,如果他们真应邀就寝在基地。那么他们今晚的所有谈话都将一字不漏的被穿越众听到。

冯志军、朱兴雨等人还为郑鸿逵等人没有在东方基地就寝而感到惋惜,他们已经看出了郑鸿逵等人今夜必然要商讨对今天看到的火炮问题,但他们是无从而知了!

待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