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若希伤心远离,平阳受重伤
“那么若希姑娘请问你有什么方法,能消灭刘黑闼的主力大军,我想汉东军的作战能力你现在也已经很清楚了,王爷都差点身陷敌手,打仗本来就要死人,如果他们都不造反,又怎么会死,再说若希姑娘当时急着救王爷时不也说过,遇人杀人遇佛杀佛,怎么若希姑娘杀人就不残忍,我出计淹敌军就残忍了,这样恐怕不公平吧!”原本心中有一丝不忍的杜如晦,听了若希的话反击道,这是他第一次和若希起了冲突。
若希听了这话,也没了底气说下去,是啊,因为自己死的人恐怕也不计其数了。
算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多说无异,之前自己还在想法子,阻止以后唐军打赢后,对汉东军实行的高压政策和肆意杀戮呢,想想真是可笑,自己根本就无法阻止,历史就是历史,再说自己一个区区女子能改变得了什么。
想到这看着李世民说道:“世民,我不想看着这种事情发生,请允许我先回长安。”若希星眸失去往日光彩,犹如一潭死水,看不到生气。
看着神情低落的若希,李世民心生不忍可又无可柰何,回长安也好,起码安全点,于是答应若希,并派了一小队人马护送她回去。
三月末,不出所料,刘黑闼由于粮尽,粮道又被李世民截断,无法进行持久战,不得不亲率大军南渡洺水,与李世民决一死战。而李世民这边所有的事情,都布署妥当。
两军在洺水展开大战,空前惨烈,战斗一直从中午持续到黄昏,唐军气势如虹,刘黑闼军拼命顽抗,历经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此时李世民和大多将士都已往后撤退了,只剩下一些事先安排好的死士,还在和汉东军做殊死搏斗。
站在高处的李世民,举起唐旗,在空中挥舞几下,唐军立刻决开洺水,汉东大将王喧机警,发现李世民及主要将领都已不见,有阴谋,急告黑闼,此时就见大水排山倒海而下,洺水暴涨,深一丈有余,顿时浊浪滔天,汉东军士气崩溃,主力全被淹入水中,王喧、范愿急劝黑闼迅速走避,黑闼见败局已定,无奈在众将的劝阻之下,只得率百(一作千)人北走突厥。
而唐军因为事先安排好的,主力早已撤退,剩下的死士,大多都是精通水性之人,所以见洪水冲下之时,立刻往后方撤,最后游往主力军处,早有唐军接应,接他们上岸,由于李世民之前做了妥善的安排,所以唐军并没有像杜如晦所说和若希所想那样,会很多人淹死,基本唐军伤亡很小,李世民对于自己的手下,可是爱护有加。
反观汉东军,战死淹死不计其数,有的好不容易游到唐军占领的高处,要么被活擒,要么被踢下水,此次战役,汉东军阵亡一万余人,数千人淹死在洺水当中,而唐军仅仅死伤百人。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收到快报,原来镇守娘子关(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的平阳公主(李渊第三个女儿)李秀宁,被和刘黑闼狼狈为奸的突厥颉利可汗偷袭。
秀宁拼死苦守娘子关,因为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这里进入山西。
因突厥兵来势突然,且和黑闼军一路人马联手,虽说李秀宁拼死守住了娘子关,可是自己也是身受重伤,已返长安养伤。
之前李秀宁的相公柴昭,跟随李世民参予了平薛举父子,破宋金钢,败王世充,擒获窦建德的洛阳、虎牢之战,因功,封为右骁卫大将军,而李秀宁这样的性格是不可能在家呆着享清福的,所以她就带兵驻守娘子关,替大唐把好大门。
众将士知此消息时,都高举长枪,誓要为平阳公主报仇,平阳公主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巾帼英雄,她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隋末李渊起兵时,李秀宁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自家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她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
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李秀宁,而她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这只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李秀宁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
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李秀宁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李秀宁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
她在战略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连现在已投靠大唐的屈突通都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因为她的起兵,牵制了隋军力量,为李渊西进关中夺取长安扫除了障碍,所以李渊进据长安后,即封她为平阳公主,以其独特的功劳,赏赐重于他人。
她的这些事迹将士们都是知晓得,人人心中都非常敬重她,在他们心中,李秀宁的地位不比李世民低,所以听说平阳公主身受重伤,都热血沸腾,誓要让黑闼军和颉利可汗血债血偿。
李世民和秀宁在兄妹中最为亲密,听她受伤心痛难抑,李世民立刻率军回师长安,探望秀宁。
李元吉和部分将士留守原地善后,以防汉东军逃跑的首领再次起兵。
李元吉、程名振等人为给了平阳公主,以及自己的妻母和死去的罗士信等唐军报仇,肆意杀戮,实行了“悬民处死”高压政策。
得脱的义军首领都被以死罪悬名缉捕,虽有赦令,获者必戮。他们的妻子被虏,人心危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