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现实永远比历史残酷
“大哥,你和婷儿不雨婷一起联合起一耍我?”李元吉大叫道。
“怎么,你不想见我?”雨婷一副泼妇样叉着腰说道。
“想,想,怎么不想,我今晚太高兴了!”元吉狠狠地把雨婷抱到怀里,仿佛她会随时消失不见一样。
雨婷挣扎着推开李元吉,低下头伤感地说道:“可是元吉,我现在的年龄比你大,我已经二十五岁了,而你现在才二十岁左右,不如你认我做姐姐吧!”说完抬头看向李元吉。
一张俊朗清秀的脸孔,两道剑眉斜插入鬓,一双凤目顾盼生威,鼻梁高挺,薄唇紧闭,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唉,我家的元吉就是帅啊,怎么看,怎么好看,可比那些现代的男明星好看多了。雨婷在心中想道。
“我不在乎,只要能和你一起,我什么都不在乎!”李元吉仿佛受了莫大委屈似的,紧紧地抱住了雨婷,激动地说道。
“哈哈哈,你又被骗了,我更不在乎,故意逗你的,虽说我比你大,可是我看着可比你小,谁叫你们古代人早熟!”雨婷得意忘形地说道。
不过她说得也是事实,古代人早熟且征战沙场的元吉是显得比雨婷要大。
这回元吉可是被雨婷惹毛了,在那得意的雨婷显然没意识到这点,就见元吉对着雨婷的屁股狠狠打了一巴掌,“叫你戏弄为夫!”
“你打我屁股,死元吉,”然后就追着李元吉打去。
看着打闹的二人,李建成微笑着摇了摇头,真是一对活宝,不过现在大家又能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了,真好,想到这他又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此时的黑闼军粮食吃尽,没有粮食,士兵怎么打仗,部分将士被诱,动摇叛变,于是士兵离散,黑闼部众越来越少。
由于李建成采用魏征的安抚政策又收到效果,百姓在经过近二十年的战乱,都希望恢复生产,过上安稳的生活。
黑闼失去了最基本力量的支持,又恐魏州出兵,陷入前后夹击,遂乘夜撤退到馆陶(今属河北)。
李建成和李元吉率大军尾追而至,王喧挡住唐大军,黑闼率残部遁去。
李建成派骑兵将领刘弘基追击,黑闼不得休息,马不停蹄,至饶阳(今河北饶阳)城外。此时部众只有一百余人,个个饿火中烧。
距离还不算近,雨婷却已经感受到了杀场之上无情的血腥味,刺鼻的血酸味仿佛在考验着人们的嗅觉,大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身在战场之上,更加浓重的血腥气味阵阵充斥着鼻息,地上躺着很多浑身是血的士兵,有的已经死了,有的则身受重伤,痛苦的呻吟着。
看着这种场面,雨婷感觉自己快要窒息,这和看电视是不一样的,当你身处其中,你会觉得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血腥,让人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渺小到随时会死去。
雨婷迅速从自己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试图用它堵在一名胸口往外流血的士兵身上,可是怎么阻也阻不住,鲜红的血液像流水般,止都止不住,士兵挣扎着想要起身,伸出手抓紧雨婷的手,可是身子刚刚抬起一点,他的瞳孔渐渐放大,没了生气,头往旁边一歪,身子又倒在了地上,停止了呼吸。
雨婷此刻也无力的坐倒在地,看着躺在地上已经死了的士兵,心口犹如万千斤大石压在其中,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此时,一只手轻轻的按在雨婷的肩膀上。
雨婷转过身,“元吉,为什么会这样,我在后世,上网看初唐的事迹时,上面说,这次建成平黑闼,接受魏征的“今宜悉解其囚俘,慰谕遣之,则可以坐视离散”的建议,改变过去“妻子系虏,欲降无繇”的高压政策,实行宽大安抚政策以争取人心,而且上面还说史记中还记载“建成至,获俘皆抚遣之,百姓欣悦。”为了扩大影响,李建成让被释者互相转告:“若妻子获者,既已释矣。”这一措施起到了争取民心、瓦解斗志的作用,起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结果刘黑闼部队“众乃散,或缚其渠长降,遂擒黑闼”。这样,李建成没费一兵一卒就成功地解决了河北问题,使唐初社会安定了下来,可是为什么还会死这么多士兵,为什么会和历史上说的不一样,不是说没费一兵一卒吗?”雨婷手放在胸口,压抑着心中悲伤,痛心蔓延全身。
“雨婷打仗就是这样,总是会有人死,事实永远比历史要来得残酷,你不要太过伤感,不过一切已经结束了,刘黑闼任命的饶阳城里的军队首领,车骑将军诸葛德威早有投我大唐之心,他乘饶阳刺史崔元逊不备,带人突袭,黑闼等猝不及防,已经被他活擒,现他已将黑闼及部众献给大哥举城投降了。”元吉站在雨婷身后安慰她。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二月,刘黑闼,死于洺州,同时被杀的还有其弟刘十善,起义终告失败。
一充轰烈烈的英雄史诗至此拉下了帏幕,至此大唐真正意义达到了统一。
于此同时,唐都长安,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葬礼,军乐齐鸣,鼓号连天,被下葬的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女杰——平阳公主。
有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李渊则说:“鼓吹就是军乐,从前公主亲临战阵,擂鼓鸣金,参谋军务,古时候有这样的女子吗?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诏命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
平阳公主死了,我的心也碎了,泪水打湿眼眶,她的葬礼我写的很简单,我沉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我想象自己是跟随她一起作战的一名娘子军,想象自己参加她军礼一样的葬礼,心里是沉重的,她那么年轻就逝世了,试问在古代这样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她这样一位巾帼不让须眉女子,我们是否应该为她鼓掌,为她喝彩,她虽死了,但也是辉煌的,历史上她的名字永垂不朽。不知亲们有没有喜欢平阳公主的?请你们继续支持我的小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