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秘的史阿

去曹家准备的礼物是现成的,上次在陈留打下的那张虎皮。经过下邳皮货行硝制整理,连脑袋上的弩箭孔都看不出来了。这张虎皮用大红绸缎包着,放在一个描花的漆盒里。

这也是孟良的发明。现在徐州地界送人礼物,讲究点的都用华丽的外包装。孟良上次去下邳学堂开办的政经班讲课,题目是《发展经济,走富民之路》,就曾举出这个例子:不要以为仅仅增加了一个外包装,礼物的档次就上去了。你该想到增加这个包装盒能养活多少人,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以后大家一方面要狠抓农业,解决好吃饭问题。然后要对手工业、畜牧业下功夫研究精加工,让农民吃饱了还要富裕起来。靠农业来维持稳定,靠工业来富民,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总体经济战略。

这番话对徐州政坛影响很大,这份讲义稿被打印成册发到人手一份。

昨天已经让臧霸安排在曹家执勤的小队长带信给了曹家,说今天州牧孟良要来登门拜访,但当孟良他们的车驾到达曹家的时候,没想到曹家会如此隆重。

大门全部打开,门楼上挂了两盏新灯笼,庭院里扫的干干净净,地下也是刚刚洒了水。按照曹嵩原太尉的身份,大开中门,这应该是给三公以上品级的人准备的礼节。

孟良知道这规矩,当马车驶到离大门一箭之地,他和糜竺便下了车,徒步走过去。

立在大门中间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见他们走过来,忙下阶以迎,他站在倒数第二级的台阶上,满脸堆笑自我介绍道:“我乃曹德,字孟谦,家中排行第二。家父在客厅恭迎二位,屋里请。”

糜竺抢先一步把孟良介绍给他,然后又自我介绍。谦让了一回,曹德便在前面引路,带他们去客厅。这是个占地数十亩的庄园,院子里种满了瓜果蔬菜,几件房屋都隐藏在绿树中间,用那种竹篱笆将整个院子围了起来。

孟良好奇,如此一个庄园为何不怕盗贼的侵扰呢,很快便想明白了。一般的盗贼不敢来,因为他家有护院、管家、家奴七八十人;武功高的来了也不一定能找着主人,谁都不知道主人住哪间;再加上主人一般是隐姓埋名,成群结队的土匪一般也不会注意到这种农庄似的庄园。

曹嵩腆着个大肚子在客厅内门槛里迎宾,这是他原太尉的身份决定的。

一行人进屋,孟良、糜竺将老太爷请到上面坐好,然后以晚辈之礼参见,这才坐到客位上。

一番寒暄之后,然后是聊帝都形势,诸侯讨伐董卓的情况。这曹嵩虽然隐居,但外面的事情知道的不少,大概是经常与外界书信往来的缘故。

闲扯了一会,孟良拿出了曹操的亲笔信。信中说考虑到琅琊地界不安全,请老爷子全家迁移到下邳居住,信中也顺带把孟良夸奖了一回。

老爷子好像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来意,把信快速的浏览了一边,放在一边的茶几上。也不提搬迁的事,把话题绕到孟良的经历上来了,好像他对孟良这个人的情况颇有研究。他问题的重心在于和陶谦的矛盾,以及糜榕去世的问题。

这曹老爷子虽说是花钱千万买来的太尉一职,却到底在官踌久了,养移气,居移体,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孟良暗自嘀咕,这老爷子干嘛对他的个人问题这么感兴趣啊?

聊了一两个时辰,基本上是老爷子问,孟良、糜竺答,正想找个说话的空挡问问史阿的下落。那曹德俯身在老爷子面前低声说了一句,老爷子依然不苟言笑的说道:“请他上来参见。”说完,对孟良解释道:“原来我在太尉职上的一个护卫首领,后来我聘他为护院师傅,此人叫史阿,跟你们也有些渊源。”

史阿进门见礼,孟良一下就从椅子上跳起来,走上前去,深鞠一躬:“果然是你,孟良拜谢史大侠救命之恩。”

这人就是那日在彭城山上,孟良遇刺的时候出手相救的那剑客,瞬间便杀了两人,还替孟良包扎伤口的。

史阿连连摆手说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机缘巧合罢了,不足让州牧挂怀。说道谢,我还得谢谢州牧,我那堂弟、不成才的劣徒在你属下给你添了不少麻烦。”

孟良高兴的说:“史涣已经被我派到东海郡统兵去了,临走时都跟我说了,还让我向你讨教讨教枪法呢。”孟良坐在那里有板有眼的一问一答,早就有些沉闷,见到史阿,一下兴奋起来了。

曹嵩看着孟良,手捋胡须,微微一笑,说:“史阿,既然州牧有此雅兴,你就陪他走几招,可别伤着人啊。子仲啊,年轻人坐不住,还是我们聊聊吧。”

史阿依然按照过去的军礼,应答了一声:“遵命。我就和州牧切磋一下。”

孟良赶忙告退,跟在史阿后面往院子中一个演武场走去。随行的护卫一看,都围了过来,得知此人为史涣的师傅,一个个好奇心十足。

孟良看到兵器架上放着好几把训练器械,走过去挑选了一把枣木的木头枪,掂在手里试了试分量。史阿微笑道:“州牧,无须如此,你用你的铁枪吧。没事的。”

孟良取出铁枪,这是把平时的训练用枪,只不过重量比战斗用的重五斤。他摆了个姿势叫道:“史大侠,你注意了。”双手一紧,一个突刺,直奔他的咽喉而来。史阿扭头,枪从脖子边堪堪擦过,双脚却没换地方。

孟良回枪再度刺出,这次是奔他的左臂而去。史阿没提防到他的枪来得如此之快,远远地感到寒风一阵,他放弃了格挡,倒纵而出。

孟良见他见未出手,却连连轻松地避开了他两次攻击,知道自己再不使出全力,可要被他轻视了。当下,如影随形,一枪紧似一枪,枪枪不离他要害。史阿擎剑在手,或避或档,时不时还反击数次。

孟良见他始终不敢用剑正面格挡手中的枪,知道自己的武器占优,也不十分注重防守,见他剑攻来,便用枪对攻,逼得史阿回剑自保。

一来二去,堪堪斗了八十余招,孟良再度用枪直刺其咽喉部位,那史阿扭头避过,手里一勾,那剑顺着孟良的枪杆便削下去了,速度之快连孟良回枪的机会都没有,忙撒手扔枪。

众亲卫一阵掌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原来孟良枪队的,跟孟良一起开始练枪的,后来每天坚持下来的人很少,现在看到孟良一招简简单单的突刺居然在史阿手下走了八十余招,一个个后悔不迭,早知道坚持十年,自己也成一员战将了。

孟良虽败犹荣,他问史阿:“史涣能在你手下走几招?”

史阿答道:“史涣是我教出来的,他的动作我熟悉,要动手的话,他走不过二十招。”

孟良更是高兴,暗道自己没有名师指点,能达到这个水准已经很不容易了,至少不会输给公刘了。

这时,曹德过来请他们去用餐,两人便收拾一下,一同往客厅走去。

进了客厅,见糜竺和曹嵩二人都是一脸的慈祥,谈的正是兴高采烈。孟良一脸的喜色,兴高采烈的对糜竺说:“大哥,回头我去公刘比划比划,今日跟史大侠一交手,我信心倍增。”

那曹嵩也很感兴趣的问道:“天佑在你手下走了多少招?”

史阿随口答道:“八十六招。他的枪法有独到之处,自成一家,快准狠这枪法的要义都体现出来了。一个人自行练习,没有师傅指点,能达到这水准确实不容易。”

孟良掩饰不住自己的得意,说道:“我知道,史大侠有谦让之意,对我的枪法不熟,真正打起来,我估计也只能走个五十招左右。”

大家都笑了起来。

孟良这才想起正事,问道:“曹公,你考虑好了吗,是不是跟我们一起去下邳,正好我随行的有护卫。”

曹嵩笑咪咪的看着他:“孟德已经来过信了,我们早就准备了,再有个三天就准备好了。”

孟良他们吃完饭离开的时候,曹德和史阿将他们送到门口。史阿悄悄地在他耳边说:“明日寅卯交替之时,你来城西山上找我,半山上有三间茅屋,我在那里等你,你一个人来。”

孟良想,大凡武术名家都有些怪癖,有些绝技都是秘不传人的,更不会轻易在别人面前显露,暗暗点头答应了。

走在路上,糜竺笑呵呵的说:“天佑,大哥曾经对你许过愿,要替你找门好亲事,现在机会来了。曹公家有个女儿叫曹琳,年方二十,曾经和洛阳杨家有过议亲之举,但未出阁那男子就死了,后又逢战乱,这婚事便拖了下来,至今待字闺中。曹公有意将他许配给你,你看如何?哦,对了,这曹琳你也见过,她常从史阿练剑,跟史阿有师徒之名。”

孟良想起,那日在彭城上山,史阿确实带了个徒弟叫琳儿的,还替他吮吸了伤口,也算是有救命之恩。不过当时情况危急,自己负了伤,也没顾得仔细打量她,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

孟良嘴里答道:“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三年不论婚嫁,这时间还没到啊。”

“知道知道,我也跟曹公说了,说你这人倔,这个时间的承诺怕是要遵守的。曹公说没关系,不在乎一年半载的。再说了,曹公也是做过太尉的人,你跟曹操又很投缘,如果结成这门亲对徐州未来的发展倒是有好处的。”

孟良心里也在盘算,目前整个士大夫阶层对门第看的还是很重的,这观念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过来的,如果结成这门亲倒真是对未来发展有益。

如果成为曹家的女婿,那今后曹操集团和孟良集团不仅是政治上的需要要紧密合作,有这一根亲情上的纽带对征战天下也益处多多。

转而一想,不对啊,这主意是谁提出来的,曹家好像有备而来,难怪曹嵩不厌其烦的反复询问他的经历。一定是曹操,曹操就善于用结亲的方法交结盟友。曹嵩在孟良问到何时搬迁到下邳的时候说过,曹操来过信告诉过这事。

这曹操果然不是一般人,如果结亲,那么曹嵩搬迁到下邳成为未来制约曹操的一步棋子作用就消失了。

孟良心里反复权衡着利弊,他把自己所想的告诉糜竺:“现在我们确实需要曹操这个盟友,他可以在我们实施南进战略时牵制北方的诸侯和朝廷,但在未来,我们集团和曹操集团必将会为各自的利益一战。到那时,曹琳该如何自处,会不会影响到我们集团的利益?”

糜竺呵呵笑道:“多虑了。这世道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那么争强好胜的,大部分女人是不会搅合到政治之争的。况且,还有个杀手锏,万一有碍,可以以休妻的方法割断与曹操集团的联系。”

孟良想想,休妻这办法他是做不出来的,但是可以限制约束曹琳参与集团的事务,让她一开始就在家做个贤妻良母,自己把握好就行了。

孟良心里长叹一声,又是一场政治婚姻,开始和糜榕是因为商业利益需要,幸好的是,和糜榕如胶似漆,夫妻感情挺好,就不知道这曹琳又是什么性格的人。

“那大哥,这事你当家吧,一定得说清,现在是定亲,婚事得一年之后,榕儿三年忌辰之后再办。”

一说到糜榕,糜竺的眼圈又红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