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反转

盘旋在椅子上的金龙张牙舞爪,铜铃大的眼睛盯着大殿之内的众人,红锦布从门槛之外延绵数里。

连珏重新戴上穗冠,端坐于龙椅之上,看着匍匐的大臣们。

“众爱卿免礼。”

得了免礼,六位大臣才从地上起来,静立两旁,看着即将从正门而入的朝堂之中的新鲜血液。

今天是个独特的日子——召见文试和武试的前三名。

往年这里只有四位大臣,但今年却多了两位。这两位不是其他人,一位正是李星河的爷爷——李太傅,还有一位则是魏御史。

这两位一位为了自己孙子前来,另一位则是为了浣月第一位女武状元前来。

魏御史向来对维护朝堂正统有着责无旁贷的意识,就是如此,在听闻李然熹夺了女武状元的当天就气急败坏地跑到了李家,对着李将军大骂一通,说他家风不正。气得李将军当即拿了刀要与他拼命,这人见刀是真的要落在自己身上,而非李将军吓唬他,才灰溜溜地离开。

所以还未到进殿面圣的时候,便已经上了无数奏折,请求在面圣之时,旁观。

连珏烦不胜烦,最终还是答应了他。

李太傅就想前来看看他的孙子会不会有自己曾经的风范,面对这位大儒,众人也不会不给其面子。而且最重要的是,李太傅历经三朝,看人极准,事后,连珏用人之时,也可问其拿个主意。

但是今天,明明应该开心的李太傅却面无表情,闭眼修养,而应该不开心的李御史却面带微笑,饶有兴味地看着另外四人谈论今日即将面圣的六人。

两人这异常的表现全部落在了连珏眼中。连珏眼中露出了深意。

随着大太监的嗓音,门外几人踏着稳健的步伐前来。

蒲谨毫无疑问夺了魁首,可是连珏却有些走神。如果他没有将桃夭作答的答案收走,今天站在他面前的会不会还有她。

“文试甲首——蒲谨,参见皇上——”

此后不过是例行询问,由几位大臣出题当场考他们。说是考也不对,大多都是一些算不得正统的问题,不过是看几人的心性如何,供在一旁密切关注的连珏参考,考虑这些人是否适合朝堂。

似乎就是这样,大家默契地将并没有到场的武状元和文试第三名李然熹和李星河纳入等待的对象。

可是偏偏有人不愿意如此。

早晨的时光总是过得极其快,不过是短短几个问题,外面的太阳便已经直射到大殿之内。连珏心下已经有了决断对着四位还想出题的大臣微微一点头,今日的殿试算是告一段落。

“皇上,不再等等三甲李星河,和武状元李然熹了吗?”

魏御史一句话说的十分凑巧,就是众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

没有人想去提起这两个人。

空荡的白玉桥上有着两个信步而来的人,一前一后。踩着阳光,一点点登上也是为她和他准备的红锦布。

大殿之内十分安静,众人的目光落到坐在龙椅上的连珏。他的珠帘挡住了大部分的面部,只露出了嘴角,让表情无法被猜测。

但是众人看得到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显得心情十分好。

就是这小小的弧度,让胸有成竹的魏御史心中一咯噔。

皇上为什么不说话,他在等谁?!

魏御史不敢往下想,突然跪倒在地,这会儿的呼吸声渐渐收敛,大气不敢出,如此便听到身后有了软靴在地的声音。

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两个?

他瞪大了眼,想要回头,却没能转头。

“李然熹(李星河)参加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齐声,中气十足,绕梁三尺,在魏御史耳边的声音长久不散。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御史大人,我们不在这里,难道应该在乱葬岗吗?”

“哦,不对,应该被记载史册,几月之时,天花由李家之女挟,蔓延京城,祸起。”

“星河说的可对?御史大人!”

最后四字,一字一顿生生砸在了魏御史的身上,让他头也不敢抬。他不敢想,现在的皇帝是怎么看他的,那双眼中是不是自己已经失了温度,自己早已在他眼中是一个死人罢了。

“星儿大殿之上不得放肆!”

“放肆的不是他。”

从门外又走近一人,一句清冷的言语迎合了大殿最高位上的人。连珏笑了笑,看了连熙成一眼,终于开口。

“的确,太傅这次骂错了,放肆的不是李星河,而是跪在大殿上的御史。”

“皇上,臣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么会放肆呢?J上,臣冤枉啊!”

哀嚎从跪趴着的御史大人身上

“皇上,你把老夫也搞糊涂了。”

“糊涂没关系,听完你就知道了。成安王,李然熹,李星河,来,将你们三个人所知道的事情全部告诉大家。”

云里雾里的蒲谨就像个背景板一般,挡在一旁,听着几人的声音讲了一个从前似乎离自己很遥远,但从此刻开始便是他已经身处其中的故事。

不,不是故事。

而是事实。

从他进京入了魏家学堂开始,便被归入其中的一个巨大的局。这个局,现在全部,裸露在他的眼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