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九章 名将熊廷弼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杨玉香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明朝的熊廷弼。

他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尽释被税监王虎冤系狱者多人,并上撤矿疏,以能擢为监察御史。

《明史》称其“有胆知兵,善左右射”,“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三十六年,巡按辽东。面对辽东地广人稀,边防多事,特别是后金势力兴起,他提出保卫辽东的方略“实内固外”和“以夷攻夷”,并上疏备陈修边筑堡、以守为战的存辽大计。

实行军屯,建粮仓十七所,三年之内屯积粮谷三十万石。

修建七百余里的边墙,以及城池七座、墩台一百余座,按劾将吏,军纪大振。

四十七年,在与后金军的萨尔浒之战中,经略杨镐指挥的十二万大军惨败,从此明朝力量大衰,在辽东失去优势,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御。

战后,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

其时开原、铁岭相继失陷,沈阳军民纷纷逃奔。

熊廷弼到任后,逮捕了准备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斩杀逃将刘遇节等,以求稳定军心。

前辽东经略杨镐被熊廷弼逮解进京下狱,前辽东总兵李如柏{李成梁之子,萨尔浒大败中惟一没有被歼灭的一路总兵}被召回北京后自杀。

熊廷弼在任期间,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大固。

他还亲巡沈阳、抚顺,相度形势,召置流移,安定民心。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并联合高丽牵制后金,卓有成效,使后金军一年多内不敢轻进。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时明神宗方死,明光宗即位。

努尔哈赤再率兵攻打沈阳,熊廷弼亲自督阵,击退后金,于是辽东局势初步稳定下来。

熹宗初立,此时杨镐的叔父杨渊,怪熊廷弼不肯保奏杨镐,反把他押解进京,所以联手与熊廷弼不睦的御史冯三元、大学士顾慥、尚书姚宗文等,上疏弹劾熊廷弼,说熊廷弼在边地假名增税,勒索小民,声言筑城御敌,实是误国欺君。

明熹宗下诏熊廷弼于狱。左辅杨涟上疏挽救,才下旨革熊廷弼职。明朝廷以袁应泰代。

在天启元年{1621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

明熹宗再度起用熊廷弼。熊廷弼被召入朝,提出三方布置策:在广宁{今辽宁北镇}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在天津与登、莱{今山东蓬莱、掖县}各设巡抚,置舟师,乘机入辽南;在东面联合高丽,从后方打击后金;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

明朝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第二次升任辽东经略。

朝廷同时擢王化贞为巡抚。王化贞虽然有胆略,但是他对后金的军事力量估计不足,主张主动出击,三个月内荡平后金。二人一主战,一主守,造成“经抚不合”的局面。

然而朝廷上争论的结果,是支持王化贞,而放弃熊廷弼的策略。

王化贞拥重兵守广宁,而熊廷弼徒拥经略虚名,仅有数千军士。

王化贞不听节制,计划以降敌明将李永芳作为内应,发动进攻。还没来得及实施,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五万人马,分三路向河西进攻,渡过辽河,攻占西平堡。

王化贞调出广宁、闾阳的守兵去攻打后金军队,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同时,后金方面派入广宁的间谍孙得功,挑起了兵变,打开城门迎接后金军队。

王化贞狼狈逃出广宁,在右屯见到熊廷弼。王化贞在熊廷弼面前痛哭流涕,熊廷弼嘲笑他:“你那个六万军队三个月荡平后金的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

王化贞建议再设法阻击后金军队,熊廷弼认为事已不可为,遂撤回山海关。

广宁失守,熊廷弼竟未率军入城进行殊死战,尽守土之责,只是消极退至山海关,接着王化贞也退入关内。山海关以外的整个辽东,完全被努尔哈赤占领。

消息传至北京,上下大震,“京师戒严,士大夫日夜潜发其币南还,首鼠观望”。

王在晋上疏:“东事一坏于清{河}、抚{顺},再坏于开{原}、铁{岭},三坏于辽{阳}、沈{阳},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迟。”

左通政袁可立,也大胆提出七项建议:“一收残兵,一出奇兵,一明赏罚,一慎防守,一实京营,一破格用人,一多储资粮。笼天下盐铁之利,则军帅无侵渔,逴行无绝饷,而华夏国可高枕矣。”天启皇帝全都嘉纳允行,立擢右佥都御使巡抚登莱军务。

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二月,明政府将王化贞、熊廷弼逮捕,听候审理;后经刑部和大理寺的审判,二人处以死刑。

杨涟、左光斗等人,上书冤之,反被诬以受赂,东林党人皆入大狱。

熊廷弼被杀,不只是因为他丢掉辽东,主要是因为虽然他丢给努尔哈赤的是一个千里无鸡鸣的辽东;但他放弃了山海关外的所有据点,这是明朝所有叛徒汉奸想做却做不到,也不敢做的事情。虽然熊廷弼做到了坚壁清野的效果,但放弃那么的辽东土地,就是他的不对。

而做这件事的理由更荒诞,只是为着跟王化贞赌一口气。

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伏诛,工部主事徐尔一等,上疏为熊廷弼申冤,不果。

第二年五月,大学士韩爌再上疏成功,崇祯帝诏许其子持头归葬,始得昭雪。

谥“襄愍”,遗着有《熊襄愍公文集》。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熊廷弼,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

他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青蜃瓶,看上去是一个高才五寸的玉瓶,形制古雅,玉色温润。

用时瓶口放出五色宝气,其疾如电,由斜刺里飞将过来,长鲸吸海般照在敌人的法宝上,彩气往回一卷,便全收去。

此时,熊廷弼拿着一把鬼头刀,在半空中跨出一步,就已出现在高峰的跟前。

高峰不敢大意,祭出各种法宝,与熊廷弼周旋起来。

也不知过去多久,高峰终于找出熊廷弼的破绽,猛然将其杀死。

熊廷弼被杀死之后,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杨玉香,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杨玉香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杨玉香,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杨玉香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并且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明朝的玉堂春。

玉堂春是苏三的艺名,而苏三也并非是真名,她的真名已不得而知。

在她五岁那年,乐户苏淮与妻子一秤金,从山西大同将她买来,加以调教,十五岁便在京城葫芦巷内树起艳帜,招来四方寻芳客。因苏三天生丽质,在苏家的刻意培养下,不但能弹琴唱歌,还善吟诗作画,很快就成为京城里颇负盛名的红姬。

为了不让她另生旁心,鸨母一秤金从不对她提起她的家世,当然也不曾告诉过她的真名;因她在苏家排行第三,便唤她为苏三,小名“小三儿”。

而玉堂春的艺名,是她出道时,由一位前来光顾的风流文人给取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