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易水绝恋

谢皇恩恭献万民伞 荡忠情详解开豁策 78

雍正的侍卫仪驾俱在此等候。雍正于巡抚衙门小住几日,又亲自嘱咐了浙江巡抚一席话,便起驾登撵。

起驾这日,众江湖英雄都化了妆前来为雍正送行。大家一看,只见清水泼街黄沙垫道。道路两旁侍立的全是身着黄马褂儿的侍卫。

巡抚衙门大放礼炮,中门洞开。雍正一身黄袍从中门走了出来。他一抬头,看到远处一座高高的茶楼上,众英雄拱手相送。便也微微一笑向大家摆了摆手,这才准备凳车向码头走去。这时,突然在街道尽头有一群人想向内冲,被侍卫位拦住了。雍正一皱眉问:“何事喧哗?”

众英雄和侍卫都紧张了起来,盯着远处的那群人。却见街口处人头攒动,足有上万人!人群之中突然竖起一把明黄色的大伞。雍正已经踏上车撵的脚又收了回来。云惠早已经上了后面的一辆小车儿,此时也探出头来观望。

这时一个侍卫飞跑了过来,利落的打了一千儿跪下说:“启禀皇上,前方有数万名原江南贱籍百姓,前来恭送皇上回京,并送上万民伞!”

雍正一听心中顿时大喜:“带上来!”

那侍卫答应一声便又飞跑着去了。张廷玉与李卫、法海对视了一眼,两人均用眼神表示自己完全不知情。再说了,也没听过有给皇上送万民伞的呀!

不一时,两名侍卫陪同着三位民众代表上来。三人当街跪倒口呼万岁!雍正一步上前亲手将中间的一位老者扶了起来。

那老者老泪纵横双手捧着合着上的万民伞。雍正向他手中一看,只见明黄的伞布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名字。雍正亲手接了过来。

老者激动的说:“老朽替两江贱籍百姓,叩谢吾皇天恩!”说着郑重的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雍正忙说:“老人家快快平身!不必多礼啦。”

老者起身说道:“我们两江一代多为惰民,因是宋朝罪籍之后,这几百年来过着下贱微卑任人欺侮的贫困生活。今我等生逢盛世,幸遇明主,才得脱苦海呀!今后我等之子孙也可读书识字,女儿亦可堂堂正正的嫁人啦J上于我等的恩情比天还大、比地还广呀!我等不知该如何表示对皇上的爱戴,听说有那善待百姓的地方官儿离任之时,当地百姓送万民伞以示拥护。昨日我等知悉皇上今日在这里登船回京,于是连夜赶做了这把万民伞,不知合不合礼数。我等世代为贱籍不许读书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也还写不好。这上面的名字也是大家连夜签上的,不成个形状望皇上见谅!谨以此万民伞,叩谢皇上对我等的庇护天恩!”

雍正亲切的笑道:“贱籍之政本属前朝积弊,现今取消,您老可安度晚年啦!这把万民伞是朕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胜过世间任何金银财宝。望你等在朕治下安居乐业富足合美。”

老者与上万名原属贱籍的百姓跪在街道两旁恭送雍正还朝。

雍正坐在车撵之内,看着两旁跪着的百姓不断的挥手与大家道别。众人见雍正皇上风度翩翩,和蔼亲切,一时群情激昂,山呼万岁!

看着百姓们自发的叩首相送,雍正不禁热泪盈眶的想:朕一道政令,便使这么多子民得脱苦海。若多行善举,广泛推行各项惠民新政,我大清何愁江山不稳?何愁百姓不能安居?何愁天下不能大治?

雍正因担心云惠一路上随侍左右过于辛劳,便派了人服侍云惠,命云惠每日休息不必上来伺候。可是云惠的心里却很思念雍正。其实她在雍正身边根本感觉不到疲劳,反而会很甜蜜很快乐。

晚上,云惠来到船板上吹吹风,遇到了张廷玉张大人,便笑着打招呼。

张廷玉也有些意外:“噢?云姑娘也好兴致?”

云惠笑道:“舱里太闷了。对了,张大人,我请教个问题?”

张廷玉忙说:“姑娘不必过谦,何事请讲?”

“白天,那些人自称是惰民的,那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自发的来为皇上送行,还那么激动?”

张廷玉感叹道:“唉!他们隶属于贱籍。都是一些前朝罪人之后,或者是奴隶的后人。总之他们的生活十分悲惨。士农工商这些行业他们都不得从事,只能操些贱业。”

“贱业是什么?他们连读书都不许吗?”

“就比如像是吹鼓手、媒婆等等。身属贱籍不得入读。女子不得嫁人为妻,只能从良而嫁。”

“什么是从良而嫁呀?”

“就是以良家女子身边的陪房丫头一同嫁过去。”

“啊?真够可怜的。”云惠摇着头惊叹。

“而这种陋习已经绵延数百乃至上千年啦。”

“这么久?那他们为什么给皇上送万民伞呢?”

张廷玉激动的说:“我主仁厚呀!雍正元年三月监察御史年羹尧之子年熙上书请除豁山西、陕西乐户的贱籍。皇上因推行以仁治国而准奏。雍正三年七月巡盐御史噶尔泰上奏请在浙江全境施行,皇上立即批准。可这一政令刺痛了奴隶主子们,他们纷纷上折反对。皇上竟亲自宣讲开豁贱籍,立为良户的重要性。”

“有什么重要性呢?”云惠不解的问。

张廷玉和蔼的笑道:“贱籍人数越来越多,其生活苦不堪言,成为动乱之诱因。云姑娘你明白吗?”

云惠想了想说:“明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张廷玉本来以为和一个小丫头讲这些,无异于对牛弹琴。可云惠竟一语中的,不禁在心中对这个丫头刮目相看!张廷玉乐呵呵点头:“对\对J上经过数次宣讲终于将这些人开了窍,才得以在全国推行。贱籍包括有很多种人,山西、陕西的乐户,两江一带的惰民,还有丐户、世仆、伴当和雇工人等。他们都属贱籍!”

“那,原来就没有哪位皇帝推行过开豁贱籍,立为良户的政策吗?”

“圣祖仁皇上曾推行过,‘壮丁开户’和‘出旗为民’但只是针对入关的满州人的一部分奴隶。”

“也就是说不够彻底喽?”

张廷玉笑着点头说:“是呀!因此说当今圣上宅心仁厚,果敢任事,敢为天下之先!着实可钦可佩!”

云惠知道和他再说下去,他也只是一个劲的颂圣。不过这件事真的带给云惠太大的震撼了。若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雍正皇上竟是一位推行以“仁”制天下的仁厚之君!而且怎么也想不到,如此仁厚的建议竟是年羹尧之子年熙首先上书提出的!这么残暴的年羹尧,居然会有这么一个仁义的儿子?

再说这位力主以“仁”治国的雍正皇上,与传说之中的雍正相差得也太远了。可是数万贱籍百姓沿途跪送,和那把超大的明黄色万民伞可是实实在在掺不得半点假的。看当地官员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件事。这完全是百姓们自发的!而且这道上谕在清史稿中一定会有记载的。这也是不容做假的呀!可怜的雍正皇上,被别有用心的人编派成那么一种严苛残酷的形象,唉!云惠不由得在心中替雍正报不平。

仪驾顺利抵京。怡亲王、廉亲王率众臣至通州码头接驾。因天气炎热,雍正便直接驻跸在瀛台。雍正没有宣召任何嫔妃随驻,却将云惠留在了身边,并传苏培盛随侍。

因出巡积下了很多急待处理的政事,雍正便每日勤于政务。云惠也只是按班当值,无非日常事务而已。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