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明诀

第144章 交锋(1)

吉儿这小妮子哪里是来帮自己,分明是帮着惺帝建立朝庭在百姓中的威信。反而是自己不敢挂起义军的反旗来煽动百姓造反。李益不禁苦笑。

阿土又使劲拽拽李益衣袖,神色慌张的叫道:“首领来了。”

李益回身乍见义父威严的站在身后,正铁青着脸紧盯着吉儿,吓了一跳,忙一拉吉儿道:“累了吧,去一边休息。”

吉儿却甜甜的笑道:“我不累,发一天也不累。”

李益急了,一把抢过她手上的粮袋,拽着她便往人群中跑。

“站住!”李天酬的声音仿若晴天惊雷一般。

李益的脚象不是自己的了,随着这一喝声的发出,他的腿立时便停住了,只忙放开了吉儿的手叫道:“吉儿,快走!”

吉儿转身看见李天酬,却不慌不忙的笑道:“我干么要走啊,做善事也有错么?”

“行善没有错!”李天酬不仅身材魁梧,连中气也十足。这里人声嘲杂,但李天酬的声音却听得格外清楚。

吉儿仍是一副可爱调皮的样子,李益不知道是她天生胆大还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只见吉儿笑盈盈的不仅没跋腿逃跑,反而朝义父迎了上去,不禁为她捏了一把冷汗,心都要跳出来了。

一个笑脸可人,一个铁青着脸,两个人居然互不相让的盯着对方。只是吉儿的眼睛美丽清纯得像清晨一尘不染的露珠,而李天酬的眼睛里却是一片茫然。

“义父,您怎么来了,这是吉儿姑娘,吉儿,这是我义父。”李益的话打破了疆局。

李天酬冷冷地哼了一声,道:“小姑娘,我们见过吧!”

“见过的。”吉儿毫不遮掩,“大叔,吉儿崇敬您得很呐,很想跟您聊聊呢!”

“哦,是么?”李天酬见这小姑娘不仅可爱,而且胆大妄为,不仅没有生气,铁青着的脸也慢慢缓和了下来,“既然这样,小姑娘,上面茶楼一叙如何?”

“好啊!”吉儿爽快的跟着李天酬进了斜对面一家叫“琴棋小苑”的茶楼,茶楼上人不多,想来这时候该是午饭将近之际,前来品茶的客人并不多。

茶楼上环境倒也悠雅,二楼上摆放着一架古琴,一盘未分输赢的围棋,象似刻意摆放的,用作茶楼“琴棋小苑”的向征。

老板亲自引路给他们挑了一处清凉雅致的小桌,端茶递水,对李天酬十分尊敬。

吉儿与李天酬对面坐了,李益也在一旁坐下。

吉儿见在这棋盘上面的墙上,一块大理石上雕刻着一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吉儿琢磨了半晌,转头笑问李益道:“这是个‘圆’字吧?”

李益脸上没有表情,只朝吉儿使了个眼色。

吉儿不懂他意,问道:“什么?”

李天酬忽然一拍桌子吼道:“黄毛丫头,不想要命了吗?”手臂一挥,一柄明晃晃的弯刀便搭在了吉儿雪白的脖颈上。

李益匆忙起来,叫道:“义父不要——”

李天酬一双怒目红红的像着了火一样紧紧盯着吉儿。

吉儿先是一惊,随后慢慢平静下来,也不甘下风,一双明目朝李天酬怒得发红的眼睛看去。

“义父,吉儿不知者无罪,请义父息怒。”李益一颗心吊到了嗓子眼上,几乎是凭住了呼吸,他有许久没见义父如此愤怒过了,不禁为吉儿担心。见李天酬眼睛里的怒火渐渐消失了些,这才长长舒出一口气来。

李天酬慢慢收回弯刀,盯着吉儿说道:“小姑娘是否到过老夫府上?”

“去过,那天端饼儿招待燕王的便是我了。”

“原来如此。”经她这么一点拔,李天酬倒记了起来,那天端饼给燕王的确是这小姑娘没错。

“听口音,你是从京城来的吧?京城现在怎么样?老夫已经好些年没有去京城了。”

“京城没有江南的风景悠美,江南没有京城的繁华荣贵,吉儿喜欢江南的美丽风光,也思念京城的亲人。”

“你叫吉儿?你在京城都有什么亲人呀?”

“是的,我叫吉儿,是箫家的小丫头。在京城我只有一个义兄,他待吉儿可好呢。大叔,您找吉儿来喝茶,该不只是想要听吉儿谈身世的吧!”

李天酬不怒反笑,呵呵说道:“小姑娘十分聪明,你主子姓箫?是不是当朝太师箫骥?”

“吉儿正是箫太师府里的小丫头。”

“如此乖巧的丫头,定得主子宠爱吧?”

吉儿笑道:“其实吉儿老是惹主子不高兴呢,又不大会洗衣做饭,又不会琴棋舞蹈,还老是给主子惹麻烦。”

“你给主子惹什么麻烦了?”

“比如说今天,如果大叔您要拿吉儿当人质的话,吉儿不就给主子惹麻烦了么。”

李天酬一愣,继儿哈哈大笑起来,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心胸静谧了许多。“你知道我们的身份?”

“知道。”

李天酬缓缓点点头,忽然铁着脸说道:“小姑娘很有胆识,不过,在我李天酬面前你是讨不了任何便宜的,要知道,就凭你刚才在咱们的济施场上说那翻不该说的话,便已犯了我们的大忌,杀了你也不足惜。”

“义父!”李益吓了一跳,“吉儿她是无心的。”

“不,她是有心的,这小姑娘聪明得紧。”一顿道:“益儿你也不笨,为何今天这般迟钝?”

“刷儿愚笨……”李益不敢看李天酬,许是有些儿心虚,怕义父看出自己对吉儿的心思来。

吉儿道:“大叔,吉儿不敢自侍聪明,吉儿也有很多时候是十分愚顿十分执着的,吉儿涉世不深,看事情或许过于肤浅,大叔,请恕吉儿直言,吉儿认为如果你们真为百姓着想的话,便不该做伤害别人的事情。”

“别人?”

“就是天下苍生,千千万万的百姓。吉儿幼时无依无靠,没有家,没有亲人,一人流落街头,受饥挨冻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永远难忘。吉儿真的很怕看到有更多的人和吉儿幼时一样饥寒交迫,孤苦伶仃,无家可归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