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尘埃落定
“皇上的心意,奕离心领了,不过奕离不想进宫,奕离只想陪祁风云游四海,过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日子。”与祁风相视一笑,见四周没有外人,继续说道:“希望大家替奕离的身份保密,让奕离继续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朱允炆叹道:“既然你只想和祁神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那朕又怎能不成全你们呢,你放心,你是朕的妹妹,朕永远铭刻于心,只愿妹妹你也能时常想起还有朕这个哥哥便成了。”
“谢谢哥哥。”奕离淡淡一笑,说道:“我和娘想去祭拜爹爹,不知可不可以。”
朱允炆想起父亲在世时的音容笑貌,不禁感慨万千,道:“朕也该去祭拜父王了。”
朱允炆吩咐箫骥准备车马,一行人前往东陵祭拜父王。
奕琅环在朱标墓前呆立了许久,她没有眼泪,她的眼泪早已经流干了,这个她一直认为的薄情郎,却原来早已过世多年。看着他的墓,奕琅环一直在想如果他没有死,会不会信守承诺,到江南与自己见面呢,哪怕只是见上一面,此生此世还有什么遗憾,但遗憾的是,他已经不在人世,她已经永远看不到他了……
奕琅环孤独了二十年,苦盼了二十年,也恨了二十年,然而见到的却不过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一尊耸起的坟……
返回太师府的途中,吉儿悄悄询问安子才知道原来太师并非小姐的亲生父亲,而小姐竟然是皇上同父异母的妹妹,难怪皇上会说出要接她进宫这样的话了!
整整三天,奕琅环没有说过一句话,只静静看着两半断玉发呆,她没有哭也没有流泪,因为她的泪水早已流尽了……
奕离不知该怎样劝慰母亲,正与祁风商量要带她四处走走散散心时,奕琅环竟忽然决定回江南去,从此不再来京。
或许这里对她来说是一个伤心之地,这里有她爱人生活过的点点滴滴,更有她爱人的坟冢,回江南去或许会好一些。
奕离决定和祁风一起送母亲回江南。
……
奕琅环他们走后,整个太师府似乎已回归到了平静之中。
这种平静是令人十分不安的。因为箫骥知道皇上放走了燕王,不需多日,燕王养精畜锐、重整旗鼓后,定然会有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攻,大明朝的整个江山将笼罩在战争的哨烟之中。
原来箫骥并不担心燕王的谋反,因为他采取中立的态度,甚至有心向燕王一方靠拢,等燕王气势一高,便跟随燕王打下江山,再做一回元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箫羽硬要娶如玉公主为妻,自己亲认的女儿奕离身份已经大白,女儿和媳妇都是皇帝的妹妹,都是公主,他这个建文帝的皇亲国戚可谓来越向皇家靠拢了。
虽然燕王不知道奕离这一着,但箫家与皇族联姻已是事实,燕王那一关怕是不好过了。即便自己诚心站在朱棣一边,那朱棣也未必信任自己自己。何况箫羽娶的不是一般皇族,而是朱允炆的亲妹妹如玉公主。以箫骥现在的处境,他自然希望朱允炆击退燕王,永保江山了。
为此,箫骥曾三次密秘上书皇上,请求皇上能够乘燕王痛失两名爱将后重振旗鼓之前,一举迁灭燕王等反王。
然而他等来的圣旨却是宣吉儿入宫做侍女的圣旨。
箫骥做梦也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皇上居然还在为召一名侍女入宫而亲下圣旨,宫中三千佳丽不够他享受,却还召宫外女子入宫,他当真是爱美人不爱江山么?
当然皇上对吉儿的不一般,自那次吉儿在武场暴晒后,箫骥便看出了其中的蹊跷,知道吉儿这小丫头在皇上心中的份量不轻。
吉儿自接了圣旨后,便随便收拾了一些随身细软,告辞箫骥,告别箫羽、如玉、张诚、陈纪元等人进宫去了。
人也许就是这样,不知不觉的相遇不会让人有多少喜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分别时却又是那么的不舍,以至于吉儿在进宫之前泪流满面、心痛如割。
这一分别,虽不说是从此不得相见,但毕竟原来天天侍候的主子不知要多久才能再见面,不免心中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坐上了马车,随着来接她的杨靖往皇宫行去。
这是她第三次进宫,但一踏进皇宫的大门,吉儿的整颗心还是被皇宫高大庄严的建筑震憾了,抛开之前离开太师府时的难过的心情,这一路上看着庄严肃穆的宫殿,吉儿无比的好奇。
吉儿的心也跟着这里的一景一物悸动和不安起来。认识朱允炆是一个偶然,而爱上朱允炆却是一种过程,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深陷其中,甚至不惜为他牺牲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来到皇上的御书房外,侍卫要例行检查吉儿所携物什,不料从她包袱里取出了父亲交给她的匕首,说要暂扣。吉儿自然不允,正与侍卫争辩之时,朱允炆带着小安子从御书房出来,为吉儿解了围,并准她携此匕首进宫,任何人不得为难。
看着眼前的吉儿,朱允炆知道在这世上他虽拥有了高高在上的帝位,也有皇后宠妃,但是他的整个心思却都放在了吉儿身上。吉儿不是最美,却是他的最爱,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当见到吉儿进宫的那一刹,朱允炆就快乐得像只自由自在的小鸟一样,带着吉儿欣赏他的御花园,观赏他的御书房,甚至于参观他每日上朝的大殿……
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像一个皇上,特别是在吉儿面前,他像个不经世事的孩子一样。
二人相处的时间总是过得太快,不知不觉已是入夜,朱允炆却有些不舍,对月叹道:“吉儿,你说朕是不是真的很没用?”
“吉儿不敢妄自评价皇上,不过你是吉儿认识的最好的皇上了。”
“哦,怎么你认识很多皇帝么?”朱允炆打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