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墨瞳戏妃

一一六章 潇湘剑

“哈哈,我在路上遇见一名舞技绝佳的貌美女子,正好将她带了来。”墨千宗说完,不等墨千羽点头,已连拍两下手掌。虽然风声不小,但清脆的掌声还是远远的传了出去。

掌声还没有落下,身着柔黄衣裙的女子已踩着轻巧的步子轻盈的进了院子。

院外隐藏的护卫竟然没有阻拦,恐怕是二哥早已与暗卫通了风吧,墨千羽想着,饮一口酒,却不看女子一眼。

纤细的脚步踩在树叶上,几乎没有声音,女子轻如羽毛,飘到树下,弯腰,行礼,声音脆而优美:“月儿拜见墨庄主。”

这女子,面白胜雪、娇如花朵;樱桃小口,抹上一点嫣红;几近完美的鹅蛋脸,被淡淡的粉装饰的更加无暇;柳叶眉经过一番仔细的描画更增几分艳丽;琼鼻微翘,竟是一个绝色女子。

“不必多礼。”墨千羽侧脸对着女子,无奈的摆手示意女子起身,眼也不抬一下。

墨千宗迫不及待的命令:“快跳支舞子给我三弟看。”

“是。”女子应声,却原地踌躇。

墨千宗微怒:“还不快跳?”

“只是……这剑舞需要有剑方可,若无剑,也可折一支树枝做剑。”月儿甜美的声音将墨千宗的怒火全部浇灭。

墨画般的剑眉微蹙,墨千羽忍不住咳嗽一声。此情此景,此等言语,像极了那日然儿和着自己的笛声跳舞前的情景。墨千羽眨动清冷的眸,看一眼美丽的女子,心重归死寂,毕竟已不是那时的人。

“倘若用树枝岂不是失去了许多乐趣?用我这把剑吧。”墨千宗解下腰间佩剑,递给女子。

上好的佳酿有些苦。墨千羽不自觉的伸手撩动在额头上翻飞的发丝。那日与嫣然在这棵槐树下的对话,不会有第三人知道,然而,女子与墨千宗的话却与那日自己与嫣然所说的话那样相似,是巧合,也是自己心深处的痛。

女子接过墨千宗的剑,再行一个礼,上下翻飞。剑影与人影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许是酒意涌了上来,墨千羽绝丽的眼中氤氲上一层水汽。眼前的身姿模糊了,旧事,仿似重新上演一遍。同样的剑舞,同样的剑影,只是没有了那日悠扬的笛声。

酒杯凝在手中,墨千羽竟看得出神。

笑,在墨千宗的嘴角溶开,这女子哪里只是自己在途中遇见这么简单,而是踏遍千山万水,亲自在星渺国选出的女子,这女子名叫朱晓月与嫣然神形皆有七分相似,今日来龙腾山庄便是特意为送她而来,只为了治兄弟的心病。

黄衣停下,剑优雅的从空中斩下,平平的端在胸前。风吹衣衫,朱晓月的绰绰身姿优雅的弯下,将剑递还给墨千宗。耳边晶莹的吊坠,随风摆动。

“这剑舞,你……咳咳……哪里学来?”墨千羽问。惊讶而感怀,天下,原来还有第二个会跳这支舞的人。

“回庄主,这剑舞是月儿从姑姑那里学来。”或许是跳完舞子累了,朱晓月白皙的脸上晕起一层绯红颜色。芳心在突突的跳,从未想过,世间还有这样美的男子,美的惊天动地、摄人魂魄,那眉眼、那口鼻、那精美的轮廓都像巧夺天工的画匠精心描画出来的,这样的男子,只要看上一眼,就再也别妄想将他忘掉。见过自己的人都夸她有倾城之美,对镜自赏,她也曾觉得自己美的无可挑剔,然而,今日见了墨千羽才知道,何谓纯粹的美。

“你姑姑又是自哪里学来?”墨千羽追问。

“姑姑曾是星渺国中乐师,姑姑说,这支《潇湘剑》的舞子是星渺国中一位公主自创,姑姑曾见那名公主跳过一次,便记了下来。”说话间看见墨千羽的眉在跳,朱晓月的声音也随之波荡。

“咳咳咳咳……”墨千羽连声咳嗽,酒杯掉落,酒洒了一身:谁能知道,那个公主,便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人儿。咳嗽声变得剧烈时,墨千羽感到眼前一阵恍惚,抬头,凄迷的眼睛看向墨千宗:“你在这酒中下了迷……迷……”来不及将话说完,已经失去知觉,昏倒在桌上。

墨千羽恢复知觉的瞬间便感觉到身边传来的温度,迅速睁开眼,竟发现自己身边竟躺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女子,正是朱晓月。朱晓月雪白的手臂温柔的放在墨千羽的胸前,嘴角挂着幸福的笑,睡的正熟。而墨千羽,也是一丝不挂,身体与朱晓月紧紧贴着。一身白衣和一身黄衣,凌乱的扔在床头。

从未经历过这种事的墨千羽登时脸色通红,一时间,剧烈的咳嗽起来。

朱晓月被惊醒,正见墨千羽冷而怒的眼神,羞的面红耳赤,匆忙从床头抓过那身黄衣,遮挡在胸前,从床上坐起来,羞怯的望着墨千羽,含水的眼睛剧烈眨动着,却说不出话来。

“我可对你做了什么?”墨千羽将目光偏向一旁,淡淡的说。

朱晓月脸上的红晕更深了,咬咬嘴唇,终于说:“公子什么也没做,是我……是我冒犯了公子。”

“为何如此?”墨千羽轻咳。

“墨大人命月儿如此,月儿不敢不从。”

暗叹一声,墨千羽淡淡的说:“你去吧。”

朱晓月低着头,青丝垂落在白玉般滑嫩的肩头,去?去向何处?

“月儿已无家可归,就让我侍奉公子吧。”朱晓月轻轻的说。那时礼教极严,未出嫁的女子与少年男子稍有肢体接触都会被人说三道四,更何况赤、身裸、体的接触,这种事是只有夫妻之间才能发生的。

“去吧。”墨千羽声音依旧很淡。

“公子就这么厌烦月儿吗?”清盈的泪珠在朱晓月明丽的眼中滚落。

不经意间看见朱晓月哀楚的眼神和伤怀的眼泪,墨千羽的心不禁一软,劝慰道:“我病入膏肓,已命不久长,你这……咳咳……又是何苦?”

“我愿为公子做牛做马,请公子不要赶月儿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