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空天攻击
中国人民解放军天军太空攻击模块任务执行组组长少将军官的电脑上显示:攻击日军间谍卫星。界面转换为“自动分配任务”、“手动分配任务”。少将点击了自动分配任务。天军作战中心的操盘手是清一色的士官。每一位士官的电脑显示屏从准备执行攻击日军间谍卫星,转换成纵列文字界面。一号操盘手点击了日军三号合成孔径成像卫星,显示屏跳出口令框,操盘手飞快地输入密码,点击确认,屏幕上显出已执行。日军在渤海外太空上的三号合成孔径成像卫星背上,一颗寄生小卫星发出了射向卫星体的电磁脉冲。这束电磁脉冲虽不是太强,但因被照射体距离为零,电磁脉冲强度没有衰减,足以烧毁日军三号卫星中的一切电子元器件。只是一瞬间这颗日军用来监视北京地区及渤海湾的成像卫星就彻底地退役了。
在我天军操盘手飞快的点击键盘中,日军的一百多颗间谍卫星彻底退役了。包括日军的数字信息中继卫星也彻底失去功能,变成太空垃圾。
我海军095潜艇2支队接到了攻击日空中预警机的命令。2支队共有095型核动力攻击潜艇五艘,其战区分部是台北市以北至北海海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向五艘核潜艇传送了全战区,及每艘潜艇周围三百公里海、空实况图像信息,敌我双方的态势在每艘潜艇的作战中心里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各潜艇根据自己所处的海空域敌我实时态势和攻击目标的距离、高度、航向,各发射了两枚QK-3号远程潜对空复合制导导弹。这种射后不管(潜艇自己不管)的导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复合制导远程潜对空导弹,射程达到五百公里。112号095型潜艇此时正潜行在温州以南三百公里的东海洋面下,从它的鱼雷发射管分别射出两枚QK-3型远程高速对空导弹。导弹升空三百米就由北线战区配属的空二十一军作战室截获信号并完成指挥授权。QK-3型导弹冲出海面飞行三百米只是几秒钟时间,就在这几秒钟时间内完成了与浮空器、卫星、预警机的敌我识别应答,天海军量子数据链、海空军量子数据链、天空军量子数据链完成数据传输、任务交接,空二十一军指挥部的操盘手迅速地将被攻击的日本空军在台州湾以东四百公里空域的预警机的三维(经、纬、海拔)坐标数据传给了QK-3型导弹,弹上电脑在收到攻击目标数据与北斗卫星的定位数据后自动解算,得出飞行控制数据,再由电脑指挥弹上的姿态控制部件使导弹自行转向,直飞被攻击的日本大型预警机。空二十一军的这位操盘手专职指控这枚导弹,经多次传输目标数据,直至导弹进入距目标三十公里后,由弹上的主、被动雷达和红外成像、电视摄像,四种复合制导。对预警机这样的高辐射,大型低速目标,在导弹自导区域,拥有百分之百的摧毁概率。这十枚导弹攻向了日本在这一大片区域上空执行空中预警指挥任务的十架大型飞机。095型潜艇在完成发射后迅速下潜至四百五十米的深海下,降速减噪使本来就低于一百一十分贝的噪音,进一步降到一百分贝以下,并转向航行保持自身的隐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