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苦呀。”

何晓芸在旁看着,魏建伟果真停,在小孩身前蹲来。

“爸爸真好!”魏远航呼声,扑了过去,还不忘拍句马。

那胖墩墩的身,对何晓芸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在爸爸背上简直有不够看。

看魏建伟还要提背篓,何晓芸:“我来吧。”

魏远航在爸爸背上高兴甩着,发现什么新天般兴奋:“妈妈,看我好高,比还高!”

何晓芸在扭来扭去的、股上拍了,“安分,小心摔来把牙齿摔掉了。”

小孩乖乖安静了分钟,然后又开始东张西望,也就魏建伟力气大,背着那么坨动来动去的肉团子,身形还是稳稳的。

离何家还有些距离,何晓芸远远看见李月桂坐在院子里,边拣豆角,边不时抬头张望。

“外婆!我来看啦——”没进门,魏远航就扯开了嗓子。

李月桂连忙站起来,在围裙上胡乱着手,眯眯来迎接,“建伟回来了?”

魏建伟头,喊了声妈,把魏远航放。

小孩还没着,李月桂就给抱了起来,“哦呦,我们小航又大咯,外婆快抱不动了。”

她边说,边让人进屋,看见何晓芸提着的背篓,忍不住说:“次跟婆婆说,别每次都拿那么多东西来,们家人多,都是省吃俭用省来的。”

“知了,”何晓芸应,看魏远航还猴在外婆身上,便说:“航航快来,个小胖墩儿,把外婆累坏了。”

魏远航噘了嘴,却不敢不听话。

李月桂爱护外孙,忙说:“咱们小航哪里胖了,小孩子就是要圆圆润润才好看。”

不过她也没再去抱魏远航,而是让跟魏建伟坐好,自己快步走进厨房。

昨天她就听说了女婿回来的消息,知天女儿八成要回家,早上起来就烧好了水,现在倒了些热水锅,灶里火,等水烧开后,把蛋打去。

何晓芸跟进来帮忙,看她在打蛋,忙说:“我的那份就不要煮了。”家里情况比魏家差了不少,能省则省。

“那怎么行,”李月桂不容置否,“平常个人回来也就算了,天建伟也在,们都算客人。”

何晓芸听了,无奈摇头。不哪个时代,思想似乎都会存在,总有人认为女儿嫁,就算别人家的人,以后回家,只能以客人的身份回来,把她们从自小的家剥离。

她知想法不是两句话能改变的,时也不跟她争论。

李月桂又问:“怎么不在外面陪建伟说说话?”

何晓芸心想,我跟有什么好说的,不过话说,准得挨阵训,于是转移话题:“爸呢,怎么不在家?”

“被队上的人叫去商量秧的事了,会儿就回来。”李月桂连打了六个蛋,盖上锅盖焖会儿,转头去橱柜里找红糖,“大姐昨天也来了趟。”

何家共个孩子,老大老都是女儿,老是个男孩,还在念书。何晓芸排第,上头大姐嫁到隔壁大队,已经了两个孩子,也都是女儿。

何晓芸应了声,等她继续说。

李月桂从橱柜里翻个纸包,叹气:“些糖,是去年大姐坐月子,我多买了些存的。她昨天又跟姐夫吵架了。”

“因为孩子的事?”何晓芸问。大姐婆家想要男孩,对她连两个女儿颇有不满,去年刚月子没多久,就催着再个,因为两个女儿都还小,已经看顾不过来,她大姐想晚些再说,因此直吵吵闹闹的。

事不算少见,单在清水河大队,就有人家连个女儿,只为了个儿子,家里孩子太多,养不过来,还送了两个给别人家,现在那家媳妇又大着肚子。还算有人性的,有些人心黑,见来是女婴,直接就溺死在脸盆里,跟别人只说孩子来就没了。

何晓芸上辈子在山窝里,那时候计划育早已实行,国家只允许个,可她们那儿,凡第个是女儿的,就算躲着、偷着,也要再个儿子,她家里就是情况,有个比她小岁的弟弟,乎是她带大的。

山里的女孩,很多不读书,初没毕业就跟人去打工,没年了孩子,把孩子抛在老家,继续去打工,等孩子大后,重复她们的经历。

何晓芸运气好,小学初成绩都不错,考考了镇上第名,本来爸妈也要她去挣钱,是学校的校兼老师亲自赶到家里,说服了们,还许诺帮何晓芸争取减免学费,她才能够继续上学。

不过,们那是个贫困县,教育资源匮乏,年也不了个重大学学,何晓芸又是从农村去的,虽然成绩在镇上还不错,到县里就不够看了,她又没钱补习、买课外资料,全靠自己勤奋,最后考了个本。

她是小村庄里第个大学,刚开始爸妈还很高兴,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