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我要挣钱养孩子

永春城,别以为它永远都是春天,这不,才进入四月,艳阳高照,已经让人汗如雨下了。

苏小小一直是怕冷的,在清遥城的时候,一进冬天她便缩在屋里,除非有事,不然绝不出门一步。定居永春城之后,这才初夏,她就热得一身的汗,连夜里都要辗转许久,困极了方能入睡。

搬出客栈已经一个多月了,如今苏小小已怀孕五个月,小小的生命,就在她的腹中,渐渐的长大。偶尔,肚子里的孩子会调皮的伸伸腿儿,她就会轻柔的抚着小腹,柔声的跟孩子说说话。这里没有胎教音乐,也没有胎教故事机,所以现在,没事的时候苏小小就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话,从一天的生活,到她偶然看到的景色,都会一一告之肚子里的小宝贝。

依然会时常想起陈天磊,那种无法表达的心痛依旧折磨着她,可是为了孩子,苏小小告诉自己必须坚强,必须振作起来。

虽说当时退船票得来的三千多两银票还未动,手边还有不少的珠宝首饰,但是若不想出谋生的出路,那只会坐吃山空,而且,一旦孩子出生,所有的开销必然增加。所以除了日常节流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源。

永春城商业鼎盛,又地处南疆边陲,虽地盘不大,但这个城邦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风和日丽,物产丰富,这里与大越北疆边关的战争、大越朝廷都离得极远,这里的民风纯朴,百姓性格豪爽,不拘小节,自由和谐的生活着。南疆本就是大越与其他海外国家贸易的桥头堡,海外贸易也很鼎盛,永春城离南疆的海阳郡不过三十里光景,能时常看到来自海外的异国商人走动。这点,苏小小并不意外,因为早在几年前,她从陈天磊的口中就已得知,大越有非常活越的海外贸易。

胎儿已经五个月大了,最初的那些不适症状都已烟消云散。这日,老板娘又抽了闲空来看苏小小,虽说苏小小自她客栈搬到了自己租的小院子,可是老板娘仍对她照顾有加,三不五时的便上门来看看她,说是受刘婆子托付多来看看,其实也是她自己不放心苏小小。

一番家常里短的说完,苏小小看着老板娘,说道,“花姐,我想开个餐馆,做点小买卖。”

“你想做生意?”显然,老板娘被苏小小这话吓了一跳,拿眼上下扫了苏小小一遍,“你这都五个月了,那生意是带着身子能做的吗?”

“我些日子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可是人活在这世上,谋生是第一要事啊。我这都闲了好几个月了,虽说还有点银子,过两年安心日子倒也不难,只是等这孩子出生,开销一大,我怕到了那时,就算想开店也没那个本钱了。所以想趁现在手中还有点银子,先开了店,不求生意多好,但求挣个日常开销便好。否则照这么下去,恐怕要坐吃山空了。所以我想开店挣钱养孩子。”

老板娘想了想,道,“开店倒也不是不行,我只是怕你现在这个样子,操劳起来过于劳累,那样对孩子不好。”

“就是为了孩子,我才想开个店,我想凭着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苏小小抚摸着小腹部,现在五个月了,小腹已经凸起,“既然老天让他来陪着我,我便会好生的教养他,我已经给不了他一个完整的家了,至少我可以给他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妹子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还这么年轻,难不成你想从此就跟孩子相依一生?”老板娘看着苏小小,有些不赞同的说道,“虽然像我这样的人寻不得好人家正常,可是你长得这么好,又这么年轻,若想再寻个人家也不是难事,万不可生那孤苦一生的心思。对了,你觉得那个斯文大夫如何?”

斯文大夫?说的是那个年轻的大夫?想到这,苏小小的脑中闪过一张儒雅的脸。看到老板娘一个劲的盯着自己瞧,苏小小不由笑道,“花姐,难不成当红娘也是能上瘾的事?当年你是不是就是这样将姐姐劝嫁给刘大哥的?”

“是啊,不好吗?当年我便把她介绍给了给人撑船的刘老大,一大把的不乐意呢,瞧瞧现在,刘婆子活得不是挺好的吗?”对于当年做的事情,老板娘一直很骄傲,“只是有一点不完美,刘老大长得有点丑,家里也太穷,但是现在好了,这些年刘婆子跟他一起给人押船,竟然挣得了一只船钱。如今有了自己的船,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可见这找男人啊,不能光看脸好不好看,主要得看是不是能相守一生。”

苏小小点头,“只要我努力工作挣钱,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有没有男人对我来说,不是生活的关键。

“呵呵,相信刘婆子若是知道你要开店,不定会惊讶成什么样呢。话说,这刘婆子这一趟走了也有半个多月了,也该回来了。”老板娘见自己又跑题了,忙又将话题扯回来,“那你可想好了要做什么了?”

“这些日子没事的时候我去了码头那边的向阳大街看了看,我觉得在那里开个餐馆是个不错的选择。”

向阳大街笔直宽阔,是码头通向永春城内的一条主要干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论哪天,都是人潮涌动。来往的客商,还有数不清的船工,大都要在此街上进行货品交易和消费。这两个月,苏小小已将这座城的情况摸得差不多了,对这里需要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前世的打工经历,以及跟在陈天磊身边的五年,商业直觉早被磨炼得极是专精。面对如此繁华的大街,苏小小肯定这里有生意做。

而且这生意不光可做,利润还会不低,以店养活她们母子两个不是问题,就算是维持小康小平都应该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