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曲唱罢一曲生(三)
萧若雨看着她笑笑:“人多有人多的乐趣,两个有两人相处所得的乐趣,你未必不会明白。”
略怔,转即轻笑:“公子说得是,两人在一起亦可以其乐无穷,只是这要看在一起的两个人是怎样的一层关系,如若是尊卑关系,那就没了趣味,如若是亲近关系,那就另当别论了。”
眉梢微挑,轻轻的拿眼斜睨着她,问道:“哦?怎样个另当别论法?”
泠雪不明说,只道:“公子乃是聪明之人,聪明人听话听一半就可明白全部的意思,公子何必让我明说呢,彼此心领神会便是。”
萧若雨轻摇着手中的折扇,笑出声来:“真不知木伯伯怎么教你的,越发的聪明了不说,连说话也越发的伶俐了,当真不像我初认识的你,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公子以为现在好还是不好呢?”泠雪笑问。
萧若雨一收折扇,紧紧的看着她,细细的打量着,少顷,方道:“好,却也不好C在你越发的清秀水灵、聪慧伶俐,越发的惹人喜爱;不好在一个人越聪明,烦恼的事也越多,心思也渐渐复杂起来。”
泠雪怔忡的瞧他,像是被他说中了一般,以笑掩饰缓缓生出的几许慌乱之意:“公子这话说得对,可一个笨拙的人,总是被人嫌弃唾骂却又隐忍着,此乃极为悲苦的事情;而一个聪明的人却是不会,他知道反抗回击,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可以看清人性的善恶,贪婪嗔念。”
“可到最后,一个聪明的人还是不如一个笨拙的人,聪明的人可能不得善果,一生纠结劳苦,而笨拙之人心无贪念,一生平静快活。”
泠雪轻叹一生:“众生皆苦,真正能做到一生都平静快活的过活的人没有多少,追求权势富贵之人永远多于追求逍遥惬意、快活无忧之人。”
萧若雨看着她眉宇间纠结着的一团忧愁之气,拿起扇子轻敲她的额头,泠雪恍惚回过神来看着他,萧若雨疼惜的看着她:“傻丫头,夸你几句你就变成这般模样了,日后还是不要夸你得好,若是你天天皱着个眉头,一脸愁苦,那我免不了天天打你了,却又心疼打不下去,你这岂不是为难我。”
一声傻丫头,一句心疼之话,直让泠雪心中泛起涟漪,既带着惶恐,又带着几分暖意,恍惚的看着他俊朗的面容,轻柔的笑意,呐呐不言。
萧若雨又道:“近来总见你一个人愣愣发呆,一脸恍惚,又带着几许忧伤,似有无限心思,想问却又怕你不说,今日出来游玩,却又是这般面色,竟忍不住想要问个明白,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微震,惊讶于他竟是什么都看在眼中,不免有些感动,却又不敢直言,因她不知该从何说起,更有些担心他会因此生气,苦笑着说道:“我能说什么心事,想是在府中闷得慌,整日看看书,写写字,累了就精神恍惚,恰巧被你瞧了去,你又多想了,以为我有心事罢了。”
“我本是关心你,却不想到你这儿竟成了我自己胡思乱想了,罢了罢了,且当我多想了吧,你若真没有那些烦恼之事便好,也省得我担心,”萧若雨道,往日见她可是没有这么多忧愁的,那双水灵的双眸清澈明亮,近来总觉得隐隐的带着忧愁烦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是她推脱说没有,他亦不能强迫于她,只能轻轻叹息。
泠雪拿出那随身带着的青玉笛,想要转移话题,亦不想再多说,笑道:“公子,可曾记得那日在凝香阁中教我的那首曲子,我练了许久,现在便吹给公子听听,看看我是不是有所提高。”
“好,”萧若雨点头答应。
轻柔舒缓的曲调,峭现在这般惬意的泛舟湖上,四周莲花掩映,极舒畅,缓缓如流水,仿若真有女子在低头弄莲子,低低的诉说着心里的思念之情,萧若雨静静的听着,随后竟附和着曲子清唱起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