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三)

她虽不曾经历当年的事情,可这些事情亦曾听木逸清提过,当年曾老将军被冤枉与绮胡通敌,有叛变之心,先帝念其劳苦功高,立下战功无数,判其家人流放,萧若雨的生母曾若兰因怀有身孕而免遭流放,却被打入冷宫,难产而死,后来先帝查明事情真相,为其平反,曾老将军却不幸离世,曾家虽恢复荣耀,却不复当年地位,曾家只余曾若辉这一血脉苦苦支撑着曾家,直到今日的大将军之位,其曾家军的名号何其响亮,杀敌无数,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

上官宣亦道:“泠雪说得对,你与他这般亲密的关系,他怎会存有害你之心。”

萧若雨轻点头,心念电转之间似已相通了什么,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轻笑着拿起茶杯,揭开茶盖,袅袅之气升起,茶的清香扑鼻而来,闻之心神一荡,极其舒适,轻抿一口,甘甜,一股凉气沁入。

“泠雪似乎越发的聪明了,木伯伯与上官老师调教得真好,倘若你们日后开一所学堂,定能造福于天下,为玄国培养不少人才,”萧若雨笑道。

上官宣恍然大悟的模样:“我为何没有想到这件事,早该想到这么办了,你木伯伯整日现在家中,亦无聊得很,不若开办学堂,教些孩子读书识字,亦是极好的,此等好事,怎没早些想到呢。”

萧若雨道:“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的,想不到竟做了件好事,如若木伯伯同意,我便寻个好的位子,建立学堂,不过,我们这学堂当特别些才好。”

“如何特别?”上官宣与泠雪同时问道。

“无论有没有钱,只要愿意来读书识字,便都可以入学堂上课,”萧若雨道。

上官宣与泠雪都赞其主意好,三人竟是一拍即合,大有立马着手此事的意味。

一盘棋下完之后,三人闲谈起来,有谈起近来人人乐道的改制后宫制度之事,亦有谈到开立学堂之事,说得津津有味之时,府里的丫鬟翠玉过来请了上官宣去水月阁,说是梅姑姑有事找他,无奈之下,只得舍了这兴之所至的话题,匆匆的赶往水月阁去。

待上官宣离去,萧若雨便笑说:“看来娶妻生子还真是麻烦事,难怪秦叔叔那会儿会说女人怀有身孕之时是最麻烦的事情,一来脾气大,得事事迁就,二来心性古怪,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心思难测,想来老师该要受罪了。”

泠雪却不以为意的辩解道:“难得公子竟生出这样的想法来,可公子却是天底下娶妻最多的人,照公子这话看来,公子亦是最受罪之人了,可依泠雪看来,大抵是有些自作自受。”

话一出口,便觉得话说得有些过了,极是不敬,面带歉意的看着萧若雨,如若萧若雨与一般的帝王相同,他便不会下旨改制后宫制度了,直将后宫人数大减,歉疚的同时又生出一抹难言的酸涩之情。

萧若雨却是苦涩的一笑:“你说得对,是我自作自受罢了,娶了一堆的女人,这不是自己找罪受么,却还有心在这儿笑话老师。”

泠雪愣愣的听着他的话,那股酸涩之意愈浓起来,他脸上的苦涩的笑容,让她觉得心疼,挤出一丝笑容,笑着说道:“泠雪不过是说笑罢了,公子切莫当真!公子这哪儿是受罪呀,是福气,不是谁都能有的福气。”

萧若雨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轻叹:“我倒不希望有这福气,我想要的你难道还不清楚么?你又何苦说这话!”

泠雪怔忡的看着他,心里突然又烦乱起来,低下头去,眼角却恰巧看见他手腕上的红色丝线,心下一动,忆起那夜说的话,“你送我满天星、花瓣雨,我便送你红线,愿你日后能与心爱之人相爱到老、携手白头。”“不是的,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过是想告诉你,待我放下他之时,我便会将这条红线编成同心结,我。。。我会留在你的身边,与你携手白头。”这般清晰的刻在脑中,铭记在心,转即化为一声喟叹。

Back to Top